第241章 大结局:天下太平

第(1/2)页

皇太女纳夫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但几个月过去了,也没见有什么确切的消息。

        京中却多了另外一桩喜闻乐道的喜事,京中第一才女,刘家的入仕的那个女儿招赘,最后定了穆家的小儿子,已经下了聘,婚事定在十月中旬,是个好日子。

        提起刘妙青,京中没有人不知道此人,但穆家这个小公子,因为没怎么出门,很少人认识,听说相貌长得不错,去过几次诗会,没见和谁结交,性子挺安静的。

        好些人都替刘妙青惋惜,挑来挑去,就挑了这么一个人,这比穆小公子好的人有大把,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也有些人觉得,穆小公子怎么说也是侍郎之子,虽然刘家显赫,刘妙青如今又官居四品,但也用不着上赶着去入赘去给人家当上门女婿吧?

        流言纷纷,但竟无一人说得出这穆小公子的名讳,可见人是真的低调,甚少出府。

        苏眷因着刘妙青,对这穆小公子也生了几分好奇,这日陪着她去铺子里挑,“什么时候把那穆小公子牵出来我瞧瞧?”

        刘妙青这几年挑来挑去,也没个合眼的,现在竟然连婚事都定下来了,她倒要看看,这穆小公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苏眷语气打趣,摆弄着手边东西,“能让你刘大姑娘起了心思,定是个顶好的小公子。”

        刘妙青只道,“人家有名字。”

        苏眷挑眉笑,“我又不和人家定亲,怎么知道人家什么名讳呢。”

        “还亲自来给人家小郎君挑物件,可见用心呐!”

        刘妙青:“.”

        只有冬冬和刘妙青身边的侍女,在一旁认认真真给刘妙青挑物件,只是这些个男儿家的用物,她们也确实不太了解。

        挑了一天也没买几件,刘妙青发现,不是什么事都适合拉上苏眷,至少这事不行,那一张嘴叭叭叭的。

        次日,她直接托了柳悬和裴予安,替自己挑选些寻常男子的平日里用得到的东西,都要最好的,不拘银钱多少。

        这事让苏眷知道了,又是一阵感叹,让蔡颐知道了,又是一通说教。

        老皇帝虽然缠绵病榻,虽外头的事却还都知道,发现蔡颐能管着苏眷,这心里头也是放心不少,先前还怕自己哪里就走了,苏眷行事没个谱。

        如今有蔡颐管着,自己这个身子,也算是可以放心。

        可见当初破格提拔蔡颐的决策是对的。

        十月,刘妙青大婚,婚后夫妻和睦,每逢她留得晚了,穆小公子都得来接她。

        日子一久,京中传出来好些艳羡的声音,都道刘妙青好福气,也有的人说她眼光好,慧眼识珠,选了位好夫君。

        过了年,南国传来消息,褚阳起兵谋反,内乱不止,褚光已无暇打仗,边关很快传来消息,南国主动提出了议和,待开春过后,谢浔一行人便可回京了。

        这一仗打了将近两年,时间久到众人已经想不起从前的谢世子是什么样子,只知道如今战功赫赫,相貌还好,京中男子唯他皮相最好。

        媒人都快把平国公府的门槛踏破了,平国公却没打算给儿子相看,只觉烦躁,甚至都想等儿子回京中,父子分府而住了。

        和平国公不同,柳爵爷夫妇为儿子的婚事忧愁得很,自家儿子官场上是如有神助,升迁极快,如今在翰林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