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真金假金

第(1/2)页

道荣既得《藏金秘录》之秘术。
  能制不灭之金。
  遂图一大计。
  欲以洗净市中之假金。
  洛阳市黄金交易繁盛,真伪难辨。
  是以道荣设宴于府中。
  邀请城中豪商大贾,及司马雄等宗室名流,共议新计。
  宴上。
  道荣宣布将开金银兑换所。
  凡持黄金至者,可换取新铸之币。
  其言诚挚,保证以真金兑换。
  勾起众商心头之欲。
  商人闻之,多动心思,纷纷将家中之金,携至兑换所。
  此计,不仅为稳定金市,亦为道荣私自探查黄金真伪之机。
  兑换之日。
  道荣备有炼金师,当场验金,一一筛查。
  真者即时兑换。
  假者则记名簿中,给予赎回之机会。
  此举,公平又免于羞辱,使市人心安。
  商贾之间,因此而大为震动。
  然道荣此举,表面虽为清假金。
  实则有更深之谋。
  所谓“掌金脉”,非直言市中金银之流通,实指通过此兑换所,潜控市中经济。
  兑换所背后,道荣密设机关。
  凡假金之主,皆被其密探所记,暗中调查其商业往来及背景,以便日后操控或排除之。
  道荣亦以此机会,推广其新制之不灭金。
  声称此金为国之瑰宝,能永固不灭。
  并设法使之逐渐融入市中重要用金之处,如皇家及寺庙之建设,以此增添其威望与神秘色彩。
  虽然司马雄初对道荣之计持疑心。
  观其行之有序,市中确有平稳之效。
  遂亦暗送家中旧金以验真假。
  道荣知之,特令炼金师公正处理,不得有误,以收获司马雄之信任。
  如此,道荣之计初步得逞。
  市中假金大减,真金流通增多。
  民间对金银交易之信心亦逐步恢复。
  道荣借此声名鹊起,其权势与影响力日益凸显,无人能出其右也。
  道荣计之得逞。
  市中虽平稳,然心中另有深谋。
  市中豪商大贾。
  心知洛阳之金银,实际上已系于道荣一人之手。
  虽暂未明争,心中亦充满了对未来的种种忧虑与计算。
  一日。
  道荣召见其心腹密探,议论未来之计。
  密探曰:“主人,市中虚金虽减,真金流通增多,然民间犹有隐忧,恐未来或有变故。”
  道荣颔首,沉吟道:“汝言甚是,此次金银兑换,非但清假金也,吾亦欲借此机会,深入掌控洛阳乃至更广地域的经济命脉。吾须密切监控市中金银流通,确保无人可出吾右。”
  又曰:“汝等须继续暗中调查那些曾兑假金者的商业往来及背景,查其与外地商贾之联系,以便日后操控或排除。此外,亦须留意新兴贾人之动向,勿使其势力扩大。”
  密探领命而去。
  道荣思量片刻。
  遂召其炼金师来谋。
  炼金师进府。
  拜见。
  道荣问曰:“炼金之术进展如何?新制不灭金可已应用于市中?”
  炼金师答曰:“主人,不灭金制成已久,现多用于皇家及寺庙建设,市中声誉颇佳。但若欲其广泛流通,尚需时日。”
  道荣点头,曰:“速行之,吾欲此金逐渐融入市中重要用金之处,以增威望与神秘色彩。尔等须确保质量,使之为民所信服。”
  话未了。
  司马雄忽至访。
  见道荣,司马雄言曰:“道兄,吾闻尔开兑换所,以清假金,此举甚为洛阳市民所称赞。然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道荣笑曰:“兄何须客气,直言无妨。”
  司马雄曰:“市中虽稳,但金脉实已归汝手,此若长久下去,恐怕市中豪商不安。吾虽信兄为人,亦恐他日有人心生嫉妒,图谋不轨。”
  道荣闻言,心中一动,但面不改色,回答曰:“兄之忧,吾亦有之。然吾所作所为,皆为洛阳市之安定考虑。今后若有变,吾与兄必当共商大计。”
  司马雄点头,颔首之间,颇感安慰,但心中仍有未尽之忧。两人又谈良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