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另辟蹊径

第(2/2)页

,一切俱备,仅待时机。
  赵元负责调集兵马,夜以继日,严格训练。
  冯二则负责粮草兵器之储备,确保一切需用随时可得。
  二人同心协力,为秘密突袭作足准备。
  道荣心知事关重大,深夜召赵元、冯二密谈。
  曰:“此次突袭,关系我军大局,非同小可。尔等须谨慎行事,确保一切行动无懈可击。”
  赵元、冯二听命,一一答诺。
  道荣继而密令,设立严密警戒,随时监控敌情,以免突袭行动泄露。
  命在各主要道路及战略要地增设侦察哨位,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敌人动向。
  敌情有所动态,敌军似有所觉,稍作调动。
  道荣接报后,即召谋士夜议。
  谋士建议,以静制动,待敌真正放松警惕后再行动。
  道荣闻之,深以为然,遂命全军待命,静观其变。
  数日。
  敌军果然松懈,多处防守力量减弱。
  道荣见时机已至,暗令赵元、冯二,领精兵秘密出击,分路而行,突袭敌军薄弱环节。
  赵元领兵从北路进发,行至敌军后方,分兵两路,一路佯攻,一路潜伏。
  冯二则从南路绕行,目标直指敌军粮草所在。
  夜半时分,两路兵马同时发力,声势浩大,震惊敌营。
  道荣亦命中军备战,以应可能之变。
  在前线观察敌情,随时调动兵力,以支援突袭行动。
  士气高昂,将士们壮志凌云,誓要一举成功。

  夜深人静。
  突袭行动正酣。
  火光冲天,战鼓震天,敌军措手不及,陷入混乱之中。
  道荣望着远处战场,心中暗自揣摩,此役若能大获全胜,必将大振士气,对我军今后之战略布局,更是利益匪浅。
  然事未竟,心不能松,仍需冷静应对。
  夜战之中,赵元、冯二各自指挥,兵分两路,秘而不宣,突袭敌营。
  赵元领兵如入无人之境,直抵敌后,施行奇袭,破敌数处营垒,火光冲霄,烟尘滚滚。
  冯二亦不甘后人,从南路疾行,径直攻其粮仓,火炬投之,顷刻间烈火如龙,敌军粮草付之一炬。
  敌军因我军突袭,顿时乱作一团,不知所措。
  我军乘胜追击,箭如雨下,战鼓震天,杀声震耳欲聋。
  赵元率先破敌前锋,擒敌将领数名,士气大振。
  冯二见状,亦催兵力战,俘获敌兵无数,大败敌军。
  道荣在大营中,接连得报,知战事进展顺利,内心欢喜,即令继续加强攻势,一举拔敌营根基。
  他又密令谋士密切监控战场变化,随时调整战术,以应未知之变。
  夜深更阑,战况趋于白热化,道荣不时派遣信使往返于前线与大营之间,传递指令与战况,确保指挥如臂使指。
  道荣也未忘加强营地防守,防备敌军突袭。
  翌日。
  天明之际,战场犹如狼藉,敌军死伤无数。
  军亦有损伤,但大局已定,敌军节节败退。
  道荣命赵元、冯二整顿军队,严阵以待,防敌余部反扑。
  随后,道荣召集谋士,再议战后之策。
  议定尽速修复战损,同时派遣斥候深入敌境,探敌虚实,为进一步行动做准备。
  谋士建议利用当前之胜势,扩大影响力,巩固已占之地,同时防备敌援军。
  道荣听罢,深思熟虑,觉得此策甚妥,遂命下达,各按此策行事。
  他心知战争未能一蹴而就,此次虽大获全胜。
  但敌军尚有余力,必须稳固防线。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