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铸币计划

第(1/2)页

秋风渐至,洛阳城内再度迎来一年丰收之时。
  刑道荣见金银法则已稳固市场,钱庄生意愈加兴隆,乃生铸造新币之志,欲以通行天下,扩其财力,增其声望。
  是日,道荣召其谋士赵元等,于府中议事厅密议此计,开言曰:“观今日之局,虽金银法则稳定经济,然币制紊乱,朝廷无专制,货币滥铸。吾欲铸新币,统一规制,以控经济脉络,挟财力而图霸业。”
  谋士皆称赞其远见卓识。
  赵元躬身问曰:“主公意欲铸新币,此乃大计,敢问新币当如何制作,以示其威严与价值?”
  道荣笑而答曰:“吾思既久,拟以纯金纯银为质,保其价值。新币一面铸吾府标志,以显权威,另一面则铸龙凤之图,寓意尊贵不凡。”
  谋士皆赞其远见,称“主公之计,必成大业”。
  议毕,道荣即命工匠设计币样,选用精良材质,以求精美实用。
  工匠不日呈币制图样,简洁威严,合道荣心意。
  道荣遂亲自选取湖底金库上等之金银,命工匠立即开铸新币。
  铸币之事,道荣甚为谨慎,唯必要之工匠与负责人得接近铸币场所,余人严禁入内。
  并加强周边安全措施,秘密而谨慎。
  道荣时时巡视铸币进展,惟恐有误。
  日复一日,铸币工匠熔金铸银,尽心尽力,不敢懈怠。
  赵元亦亲自督工,随时待命,以保铸币顺利。
  数月间,铸币之事渐近尾声,新币即将面世。
  道荣密谋铸币之事虽谨慎异常,然天下之事,岂能尽密?
  是时,徐州牧陶谦探得一丝风声,知洛阳有铸币之举,心下大忧。
  陶谦暗思:“刑道荣若铸新币成,通行天下,其势必益隆。吾徐州虽富饶,然财力难敌之,必为其所制。”
  乃召其幕僚密议对策。
  陶谦问计曰:“洛阳铸币事,若成则刑道荣必益强,吾徐州与之争衡,将举步维艰,诸君可有良策,以抗道荣乎?”
  幕僚有一人曰:“主公勿忧。刑道荣所铸新币,必欲通行天下,而吾等若能推己币于徐州及周边,则可与之抗衡矣。”
  陶谦乃深以为然,命其幕僚速拟铸币之策,并派密使潜入洛阳,图窥道荣之铸币计划。
  密使数月间潜于洛阳,寻隙探得道荣新币之样本,速回徐州复命。
  陶谦得报,大喜曰:“吾得此样本,观其工艺精细,意图非凡,然其设计繁琐,工期必久。吾可趁其未成之时,急推己币。”
  遂命幕僚加紧推动徐州货币改革,以铜币为质,铸刻“丰”字,寓意丰饶富贵,并取古意,铸“五铢”之纹,使之通行徐州。
  又遣使游说四邻郡县,宣示“丰”字之币,倡其共用,以抗道荣之新币。
  时道荣之铸币工程渐近尾声,工匠于湖底金库中昼夜不息,新币即将面世。
  道荣料想陶谦不甘受制,必有异动,乃召赵元与其神秘骑兵密议,曰:“吾铸币之事将成,然陶谦必不甘心,或有谋略抗吾,汝等须随时警戒,防范其破坏。”
  赵元领命,严加巡视,骑兵亦不敢懈怠。
  道荣时时察视铸币进度,每见工匠细心铸造,皆欣慰之极。
  又命谋士修建钱庄,遍设分支,以备新币面世后通行无阻。
  钱庄建成,道荣命手下精干之人任掌柜,各守一方,务求新币布及四方,畅行无碍。
  道荣之谋士纷纷称赞道荣之卓识远见,谓其必成大业。
  然道荣心知陶谦虎视眈眈,密使潜伏,故凡事愈加谨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