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金库之战

第(1/2)页

自道荣新策定之后,洛阳市之繁荣日益显着,货币之值稳固无虞。
  然天下大势,如棋盘上之局,每一子落,皆关系全盘。
  而徐州陶谦,久有窥洛阳之意,终于决计发难,目标直指洛阳之金库,欲以一击,动摇道荣之金银根基。
  深秋时节,天寒地冻,陶谦召其谋臣及将领,密谋此大事。
  一谋士进言曰:“洛阳金库固若金汤,守卫甚严,然吾等密探探得一秘径可达,若能乘夜其不备,突袭之,或可得手。”
  陶谦闻之,心中大喜,觉此计甚妙,即刻默许其行动。
  于是,陶谦命其麾下精锐部队,皆是习惯夜战之士,悉数潜伏至洛阳之近郊,伺机而动。
  这批精兵,每一人皆行动敏捷,善于潜行与突袭,暗中集结,准备在无月之夜发动攻击。
  无月之夜,天地间一片漆黑,正是行动之良辰。
  这群徐州精兵,如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接近洛阳之金库。
  然而,道荣非但商才冠绝,亦善于用兵,早有预感敌人可能突袭,故事先命赵元加固金库之防卫,四周密布哨探,机关重重,以防万一。
  正当徐州精兵未至金库百步时,哨探已觉察异常,连夜急报至赵元。赵元闻之不惊,速召待命之士兵,迎战来犯之敌。
  徐州精兵虽然勇猛,然未料洛阳之备,一时陷入混战,赵元指挥若定,借助预设之机关与地利,逐步将徐州兵驱至劣势。
  一场激烈的战斗在黑夜中展开,经过一夜的交锋,天明时分,徐州精兵因体力与物资不支,终告败退。
  赵元乘胜追击,确保敌兵完全离开洛阳境内。
  此役虽未使金库受损,却让洛阳军民对敌人的警觉大增,赵元之机智与果断,更是得到道荣的高度赞赏。
  道荣闻战报后,虽赞赵元之机智与果断,亦感叹陶谦之不择手段。
  知其必将更加狠毒手段再试,遂命令赵元进一步强化城防,特别是金库周围,更是加倍警戒,设立更多隐蔽哨点,预备随时应对可能的再次突袭。
  陶谦虽然此次突袭未果,却因此窥见洛阳防备之严,心中生出长计。
  反思此败,知洛阳非易于攻取,必须另谋高策。
  遂再次召集其下武将及谋士,密议新策,一谋士进言曰:“洛阳金库虽坚若磐石,然守卫虽多,人心难测。若能内外夹攻,暗中收买金库守卫之一二,必能大获全胜。”
  陶谦闻言,觉此计更为巧妙,遂决定依计行事。
  陶谦暗中派遣可靠之人,潜入洛阳,以重金贿赂金库之一守卫,约定夜间开门引兵。
  密谋既定,陶谦亲选精锐部队,悄悄潜伏于洛阳近郊,待机而动。
  道荣非池中物,对此种阴谋早有防备,其耳目众多,早已探知陶谦之新计。
  得知此事,即召赵元密议对策。
  赵元曰:“此陶谦之计,虽危而可为我所用。可令内应者心安,似乎不知其谋,而实则已为我所控。待其军至,可一举拿下。”
  道荣闻之,颔首赞同,遂命赵元暗中加强金库守卫,对已收买之内应者不加追究,反使其更加松懈。
  冬夜寒风凛冽,陶谦军久藏不发,终至约定之时,见预定信号,齐齐出动,直奔金库。
  然至库门前,突遭伏兵,原来赵元已率大军潜伏于此,瞬间将陶谦之精兵困于库外。
  徐州军虽勇猛,然在洛阳精锐之众和预备充分之防守面前,战意渐失,终因力竭被俘,俘虏大半。
  陶谦闻败绩,悔恨交加,知其计已败,遂仓皇撤回徐州,重整旗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