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梅香落(三)

第(1/2)页

半月后,魏国整军十万,刘期御驾亲征,大军在平玄誓师。

        随行官员,皆为魏国士族,留在朝中的,多为入仕不久的寒门子弟。

        温时书官至丞相,四公之一,百官之首,代行朝中军国要务。

        竹林四友皆出身士族,温家却已没落,与寒门无异,可他在魏拥有功绩,无人敢置喙。他为百官之首,上至士族,下至寒门,皆心生崇拜。朝中谈及政事,再无人闭口不言,皆针对时政,言辞犀利。

        太极殿前,牧衡请诏,使得魏国门阀上交土地,百姓终于有田可耕。

        种种举措,让寒门在朝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减少了士族对王权的影响,百姓权益得到维护。

        解决内忧,却仍有外患。

        齐吴两国交战,齐军虽有成效,却久攻不下,渐有退缩之意。若齐军退兵,必会扰乱魏国军政,援助赵国。

        刘期为此思虑过盛,头风发作,日渐严重,每每痛时,必唤牧衡相伴。

        行至泽山,刘期在銮驾上高声痛喝:“齐王……不堪大用!天下雄主,竟畏畏缩缩,犹豫不决。在朝不为民谋,贪图享乐,听信谗言,本应雄视天下,却有幼鼠之胆,又怎敢如此……”

        他气怒攻心,五官涨红,将竹简摔落在外,斥道:“怎敢还威胁我等,竖子何敢!雪臣……何在啊?”

        銮驾外,宦官惊恐万分,在沈意的指示下,将竹简捡起,忙退至车后,不敢再看。

        沈意观之,眉峰微蹙。

        齐王性情犹豫,疑心深重,对能臣多不信任。但齐国地广物丰,有精兵三十余万。却每至大战,不敢派兵,平山战役,只见几万敌军。此举若用来攻打吴国,必会失利。

        齐国国策,于魏国而言,好坏皆有。

        虽怕齐国侵扰边关,温时书的计谋,却能最大得利,可拖垮齐吴两国军事政治。

        但竹简上,齐王为阻碍魏国扩大势力,要求即刻停歇战事。否则将派兵再次攻打宁县,下令屠城。

        刘期肩膀耸颤,指着竹简再斥:“欺我等势弱,竟拿百姓做质,其心当万诛啊!”

        沈意沉吟片刻,道:“王上继位不过数月,魏国改革略有成效,齐王自顾不暇,怎知用民胁迫王上?竹简必出臣子之手,此人了解魏国,并善于攻心。”

        齐军若将兵力北调伐魏,必遭吴国反扑,攻打宁县本就是子虚乌有。

        若魏国南下堤防,才是中计。

        君臣视线相对,却听刘期叹道:“此计虽不能阻碍我军,却教我心中烦忧。齐王性情,想必已在犹豫,不出月余,必会撤军,将毁我国大计,焉知不会再以民为质?”

        沈意无言。

        齐军残暴,无人敢笃定其行为。

        “王上,大司徒来了。”

        刘期听到这一声,从銮驾上强撑而起。

        “雪臣!”

        牧衡随驾而行,从挚友手中接过竹简。

        他沉吟片刻,平声道:“王上勿虑。齐国势大,麾下将领、谋士众多,常有政事不和。如今久攻吴国不下,齐王必会质疑,若攻心之计,王上不为所动,他必不会再信。”

        “不瞒雪臣,孤不敢赌之……”

        刘期挥停车辇,行至土坡之上。

        他一面说,一面扶额,似痛苦万分,“诸位且看眼下桑田,妇孺老叟皆奋力田耕,不畏严寒辛劳,皆为暮春准备,身后再无人鞭笞,我竟能问其笑声。试问诸位,有多少年没能再见此等景象?”

        周遭众人,顺他话音望去,竟见田间有百姓跪拜。

        刘期不忍拿百姓做赌,百姓也爱戴这位君王。

        寒风忽止,传来声声“万岁”,夹杂着臣子们的名号。

        百姓呼其万岁,是对君王的最高贺词。而泽山改革,始于牧衡,沿至百官,百姓都未曾忘记。

        “孤已过而立,自前朝记事,那时起,再不见此等繁荣。我实在不愿让百姓再受苦难……”

        话音落下,他望向牧衡,君臣相视,不必再言,牧衡已明白他心中所想。

        刘期要的不是政治上的博弈,而是万无一失的谋略来保万民不受侵扰。

        牧衡明了,也甘而往之。

        “臣,定当为民,尽心竭力。”

        大军行至西境,距离赵国五十里处整顿。

        中军帐内,陶炉尚有余温,却无人有心品茗,皆垂看地脉图纸,观其神情,深思中略有忧虑。

        赵国势弱,不需精兵强将攻打,却在地域上胜代国十倍不止。

        如今代国归魏,赵魏两国之间,唯存鲜卑山脉。

        大鲜卑山分为南北两段,北段绵延千余里,崇山峻岭,飞禽走兽,人难渡之,天堑牢不可破,全然不能行军。南段地势稍缓,却依旧山势险峻,唯有几处平原山谷可行军,若敌军设伏,也难以通过。

        沈意虽常年涉足山水,却不能独行大鲜卑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