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7章 人员不够

第(1/2)页



        “这种体系,确实没多大用啊,要不稍微研究一下,如何抹除掉北方旱鸭子的弱点,训练相对合格的海军吧…”刘桐(内气)看了一下水面,看着上面所布置的水寨,若有所思的说道。

        北方发展至今,明面上已经拥有了九支舰队,相关海军从业人员近十万,但这并不意味着,满编人数就是十万。

        准确的说,想要常态情况下,发挥出一支舰队真实实力,九支舰队所需要的士兵人数,需求人数,就超过了三十万人,甚至必要的情况下,也能容纳近五十万人。

        而现如今的这个配置,完全就是装备数量,大于参军人数。

        同样这也是为什么刘桐(内气),对于海军编制的数量,不怎么在意的原因。

        人都没有,有再多的编制又能怎么样?

        虽说是根据编制战斗力来分发军费,但是如果人都凑不齐,舰队又哪来的战斗力?

        至于吃空饷,从而探收财产之类的事情,就完全不放在心上了。

        因为海军是技术兵种,这种东西很好盘点的,完全不是随便拉一些人过来,稍微集合战立一下,就能够敷衍过去的存在。

        毕竟在海军当中,如果都能够进行敷衍了,那本身也算是海军战力之一了,或者说满足加入海军的条件。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下,真要出现什么意外了,那真就一个编制,一个编制的完蛋。

        这也是为什么面对相关的编制,北方海军和南方海军,露出不一样心情状态的原因。

        因为北方是真不在意这一个编制,因为真凑不出来这么多的人。

        而南方则完全相反,能够招募到这么多的人,但是没有这么多的船,这就显得很坑了。

        而且各自对于编队舰队,所配备的人数以及船只的规模,完全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这也导致了南北双方之间,彼此同等舰队的具体船只数量,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满编人员,差距也不小。

        对于这种特别大的差距,正常站在国家的立场上,最好的方法,就是北船南放,南人北调,弥补各自的缺点,携手共进,变得更强。

        同时对于南北双方军队编制的规模,以及相关的配置,尽可能的趋于同向化,从而减少后勤补给的误差,以及相关维修的难度。

        但是想要做到这种程度,完全不亚于深度合作,以及特殊情况的开放。

        至于其中的难度,刘桐(内气)已经完全不抱希望了。

        其中所涉及到的利益,以及相关的政治难度,还有背后所牵扯到的东西。那可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下去,就能够搞定的。

        国家之所以被称之为国家,政治之所以被称之为政治,就是有些东西,本身就是需要妥协和忍让的。

        一言堂什么的,对于现在的她来说,确实有一些难度。

        因为海军终究不是陆军,短时间之内损失过大,连弥补的方式都没有,这就很坑,非常坑!

        对于北方舰队来说,有机会从南方水军当中,能够抽调和借调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