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团建:剧院终

第(1/2)页

caseidon‘tseeyou

        goodafternoon,goodeveng,andgoodnight!

        hahahahaha

        ye!

        ——摘自金凯瑞《楚门的世界》

        ……

        有了第一次完整的剧场体验,接下来的日子里,路遇也就有了更好的想法。

        首先京都内的各大戏院正式演出都是在七点半左右,所以稍微的规划一下时间安排,那么剩余的时间里也不会因为无聊而浪费。

        白天,路遇就把自己交给其他三人安排(其实做主的还是两个女生,因为路遇弃权,郝旭孤立无援)跟着他们穿梭在王府井的街道上逛逛逛,万大广场里逛逛逛,连续两天下来,路遇和郝旭整个人都不好了。

        只逛少买,一圈下来,两个大个子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最后在他们的强烈抗议下,两个女生也是结束掉了这种无休止的逛gai。

        接下来便是每日份名胜古迹打卡,没有导游,就四个人瞎胡逛,从最近的圆明园开始,然后是故宫,鸟巢水立方,一天一个地方,最后才是郝旭求之不得的八达岭长城,没去天坛,奥林匹克公园这些,大家选择性的就给放弃掉了,不过还有一次下个月的大升旗给预留成了最后的项目。

        这期间的晚上,就是路遇去各大戏院的时间,不过两个女生是说什么都不再跟着了,只剩下郝旭每次雷打不动的跟着路遇同去。

        如同梅兰芳大剧院时的节奏一般,观看演出,找人,吃饭聊天,收集素材,从梅兰芳时的三个小男生,到青年、中年、夫妻、没有老年,因为很难碰到,碰到也请不到。

        最后在去完长城的这一天,这些声名在外的大剧院路遇也都全看了一遍了,接下来就是要去拜访从戏剧演员哪里得知的戏班子了。

        告知了郝旭和两女,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他要先和他们分开,由自己一人去寻找和记录某些需要的东西,如果是要走或者有什么事提前打电话发信息通知他就行。

        背上行囊,路遇开始了真正一个人的旅程。

        有些编剧导演就是这样,你不去偷,不去抄,那么写出来的那些优秀剧本前期准备工作都不会少。

        导演是不同于演员和明星的一个身份,他们是一个故事的缔造者,在一定程度上不依赖观众,也不享有明星们的关注与光环,所以才有充裕的时间来搞创作。

        要知道,现在的社会,创作者其实才是最稀缺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唱歌好听的人多吗?太多了,但是他们没有创作才能,只能依靠翻唱别人的作品来展现自己,如果没有作品呢?他的好嗓子将一文不值。

        跑题了。

        路遇拿到的是这些戏班子的联系方式,路途很远,所以路遇才会收拾行囊,总共是有三家,一家是位于延安区的一间茶楼里十来个人的小戏班。

        当路遇第一次见到他们班主的时候是在茶楼后院,是个四十来岁的男士,姓潘,单名一个远字,个子挺高,就是人稍微有点胖,特有的皮肤白净,看起来一点都不显老,脸上也总是笑眯眯的。

        据他说早年他也是在京戏团里当角的存在,只不过后来因为新剧的一些事情,导致他心灰意冷,萌生了退出戏剧的想法,还好是这家茶楼的老板帮了自己一把,不至于让他在戏剧届名声扫地,为了报答,也是远离京戏团,才来了这里一待就是十几年。

        娶妻生子,带戏班,这些年就是这么过来的,也是因为路遇是通过他的老朋友联系的,所以才能和他说这么多。

        除了刚来时聊了一晚上,路遇又在这里待了两天,认识了打板敲锣的老何和老李,还有演各种花旦角的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