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战后

第(1/2)页

“我们先撤!”统帅野干把爪鞭往地上一插,举臂一声喊道。

        历时近三天的对峙,终于以八注流的撤退划上句号。在双军的统帅进行了动向确认后,八注流开始有序撤兵,退出阿拉弗拉海,水向宗亦按兵不动,开始收兵。

        这一次对峙,因为是八注流率先发起挑衅而且又是率先撤退的,八注流不得不在后续的谈判中做出让步。八注流和水向宗终于达成了和平协议。

        这场战争八注流本是蓄谋已久,不想中途杀出个汤景驰,整个过程八注流感觉背后倒像是被别人给摆了一道一样,有种说不出来吃亏上当的感觉。鉴于东进路线屡屡受挫,八注流爆发的扩张欲总算是有所收敛,也越发地开始把目光转向西线。

        相比东线,八注流觉得西线虽不及东线外围的广阔,但也可以图之。对峙事件之后,东线吃了瘪的八注流并未就此甘心,开始筹备几个月后苏门答腊岛的一场大战。这是后话。

        至于水向宗南部边境的骚乱,银豚的七番队带汤景驰回水向宗复命后,洛林清楚,既然银豚已经找到这个人族,那只要阿拉弗拉海的大局能稳定下来,南部边境的骚乱自然不在话下,可以不用紧赶着去行动了。通常这类不打招呼的行动掀不起多大风浪,有了一颗定心丸,南境骚乱这事可以稳着点来处理。

        当时洛林带出来的人马数量是根据探得的情报而定的,由于舞姬的虚张声势,为了保险起见,也同时考虑到兵力分散的风险,向业派出了估摸着数量相当的人马前去驰援。

        根据情报对敌方行动的分析,当时考虑到最坏的情况是,至少要能以同等的力量阻止入侵进一步深入。先阻止战火的进一步蔓延,不出现战线崩溃的情况。

        不过战场本就是瞬息万变,需根据情况灵活调整。在得知对峙解除后,洛林亦安心了不少。关于南境,洛林打算先摸底伏边国的情况,有派出探子进入伏边国。目前正在舞姬所设的这个据点整顿兵马,为下一步行动作准备。

        “报!”

        “快说。”

        “我们到的时候,那股势力已经撤出了伏边国。据伏边国的臣民反映,那股势力入侵后没多久,在得知八注流和水向宗对峙停止了后,他们也马上全数撤离了。”

        “看不出来这股势力反应倒是挺快的。”洛林暗自忖道,如他所料,用不着他们出手这股势力就自己消失了。

        那是自然,因为汤景驰就是从他们手上逃脱的。接到舞姬的传讯,伏边国的两支番队就迅速撤离了。而且这两支番队在伏边国的兵力其实只有洛林此次带过来的一半。

        洛林于是单派出一个使团对这个附属国做了安抚,并且做了临时驻留,帮助做战后的恢复工作,其余部队直接从所在据点返回水向宗。

        这次的阿拉弗拉海对峙事件和南境骚乱事件,由于水向宗的努力,一场大动乱就这么平息了。而且水向宗几乎没出现伤亡。反倒是投入心力最多的海望组织,在这此事件中伤亡最大。

        要说起不甘,这次行动海望组织背后也筹备了很久。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双方正式开打。但因为舞姬的一时疏忽,让汤景驰再次被夺回,导致了整个行动的中止。

        不过当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