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乱象一起两大派

第(1/2)页

高建武。

        高句丽国的荣留王。

        当他得知了大对卢渊盖苏文被一个唐国人牵着回国之事。

        心中却是欣喜异常。

        其实。

        在几日前。

        高句丽国的使团回来之时,高建武就已是得知了渊盖苏文在唐国的境遇。

        这几日里。

        高建武一直在抓紧清除属于渊盖苏文的党余。

        几天的时间里,高建武已是把渊盖苏文在朝中的党余清除的基本差不多了。

        就连军队,高建武都已是掌控了三分之一了。

        唯独屯集于唐国边境的军队,以及百济新罗两国边境的军队,高建武到现在为止,他都没办法掌控。

        这些军队。

        可以说是他高句丽国大对卢渊盖苏文,或者说是渊家的死忠了。

        而且。

        这些军队,其人数高达近四十万。

        说来。

        高句丽国的军队人数。

        差不多有近六十万人马。

        这么多数量兵马,可以说,绝大部分都控制在渊家。

        这也使得高句丽国的国王高建武,每每想到这些,就害怕的紧。

        而今。

        这一段时间以来。

        高建武可谓是春光满面,一直都想着办法,控制高句丽所有的兵马军队,更是清除了渊家在朝绝大部分的人了。

        正当高建武听闻渊盖苏文之事之时,诸位大臣突然奔至王宫。

        “王上,臣刚才见莫离支被一个唐国道人牵着在大街上行走,看着莫离支好像是受那唐国人的拘押。王上,此时正是好是我们的机会啊。”一位高句丽国大兄官员向着高建武启禀道。

        莫离支。

        这是高句丽国特有的官职。

        可以说,这个莫离支的官职,等同于宰相,但其职权又要远远超过于宰相之职。

        用来形容是摄政王也差不离。

        只不过,高句丽国的这个莫离支职官,一直不受前朝隋国的认同,哪怕当今的唐国,也不认同。

        一直以来。

        隋国也好,还是唐国也罢。

        均是无视于这个莫离支的官职之位。

        就好比渊盖苏文,在高句丽国,一直都是以莫离支的身份出场。

        但在唐国,却只能以大对卢的身份出现。

        毕竟,唐国一直以来也不承认莫离支这么一个身份的。

        而大兄。

        在高句丽国的朝廷当中,其职位也不低。

        其高句丽国很多的官职,基本都是源自于华夏。

        当然。

        也稍稍增加了一些。

        就好比太大兄,大兄,小兄,乌拙,仙人等这样的官职名称。

        虽说高句丽国的这些官职等等,都有些一些增加或修改。

        可每一次的修改也好,还是增加也罢,属于宗主国的唐国,一盖不承认,只认原来所封的官职。

        当下的高句丽国的国力着实不弱,为此,增加了不少的官职,以及修改过不少官职的名称。

        可高句丽的国王再如此,他高建武却也不敢称帝。

        为何?

        因为高句丽国自开国以来,就受到了华夏的封爵。

        从以一开始只是封一牧。

        到后来封侯,郡公等等。

        一直到了后期,这才开始封了一王。

        为此。

        高句丽国任是谁,也不敢称帝。

        因为他们知道。

        只要高句丽国王称帝,那必然会遭到宗主国的攻打。

        天下谁最大?

        当然是宗主国最大了。

        在这个时候。

        不要说高句丽这样的蕃属国了,就连华夏内乱之时,各王都不敢随意称帝的。

        毕竟,这可不是随意敢称的事情。

        一来,你不正统。

        二来,有名无实的。

        三来,谁敢称帝,那就会打谁。

        等等等等,有着诸多的原因限制着称帝的因素。

        前朝为何要三征高句丽?

        说来,这高句丽国本就是一个包藏祸心之国。

        曹魏时期,由于中原内乱,高句丽趁机发展。

        而那那时,与魏联合,攻辽东之地。

        到了南北朝时期,中原又是群雄割据,当时的高句丽国,在好太王的统制之下,可以说达到了鼎盛之时。

        当隋国一起,杨广上位。

        自然是不可能放任这么一个雄心勃勃的国家,坐卧于一旁了。

        这才使得杨广为何又要三征高句丽国的原因之一了。

        至于其他的原因为。

        说来也是因为高句丽国对于宗主国的阳奉阴违。

        这也促使杨广要灭了高句丽。

        只可惜。

        杨广三次东征高句丽国,都未达成。

        最终,杨广还丢了命,失了国。

        此刻。

        “王上,渊家的人已是被我们抓不少,可就渊家的子嗣到现在也没有发现一个,渊家是不是早已经猜到了今日这般的情况,把渊家的子嗣都按排到了军中去了?真要是如此的话,那我们该如何?”又一位高句丽的官员,心有所疑的向着高建武表达着自己的忧心。

        着实。

        渊家的子嗣一个都不见,只余下那些成年男子在这都城之中。

        前段时间。

        当渊盖苏文在唐国的境遇被使团中人传回来之后,高建武可谓是大刀阔斧一般,直接派人指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