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四章 ???扶桑银至长安动

第(2/2)页


        随后,一溜的船只开动,往着下游回去。

        而随着最后一队的马车往着长安城方向行进后,郭子义也上了一匹战马,跟随着车队,回长安城。

        此时。

        当第一批马车入了长安城后,引起不少的长安城百姓好奇围观。

        “这马车上托运的是什么啊?为何都用木箱子装着?”

        “我听说了,好像从上洛那边运过来的,而且马车从长安城都能排到上洛县的。”

        “你们难道不知道吗?上洛早先建了一个码头,估计这些东西就是从上洛码头上运过来的。”

        “别瞎猜了,我告诉你们吧,这些乃是从扶桑弄回来的白银。”

        “轰”的一声。

        当其中有一人说这些马车上装载的乃是白银后,顿时场面就开始乱了起来。

        这话一传十,十传百。

        越来越多的百姓驻足于街道两边观望着。

        如果沿街没有将士的话,说不定他们会直接开抢。

        白银啊。

        这可不是铜钱。

        而且还是一溜的马车,任是谁见了都得心动。

        而这些人群当中。

        有着不少人两眼直盯着马车上的箱子,眼里冒着精光。

        “主家,听说朝廷前往扶桑国的人,真的弄回来了不少的白银,此时正押送回长安城了。”某座宅院当中,一位中年人正向着他的主家禀报道。

        “当真?”那位主家一听白银,立马就跳了起来。

        “回主家,当真,此时我已派人前去打探了,具体有多少,还不清楚。”那中年人正色的回应道。

        “看来,朝廷真有可能知道扶桑国某个地方产银啊,如此大动静的运回白银,其数量必然不少,看来,我们也是得要行动了。”那主家听闻后,心思开始活跃了起来。

        如此这般的场景,在长安城不少的里坊中上演着。

        而此时,皇城中的鸿胪寺的某座宅院里,扶桑使团中的人也是得了消息。

        “唐国真的从我扶桑国弄回来白银了?我怎么不知道我扶桑国有白银之事?”那井生野郎听着来人的禀报后,也是一头的雾水。

        对于唐国派兵至扶桑国,他根本就不知道。

        这两年里,他一直留于长安,时刻盯着扶桑国另外一个使团,根本没有听到关于唐国对扶桑国派兵之事。

        而今日,突闻长安运回来无数的马车,而马车上装的全是扶桑国所产的白银,这就让他井生野郎有些搞不懂状况了。

        据他所知,扶桑国贫瘠,除了粮食的产量还有一些外,其他的东西基本都少有的。

        世家听闻消息后,开始行动。

        扶桑两个使团的人听闻消息后,也开始派出人员到处打探。

        此刻。

        宫城之中,李世民早在半月前就得了消息。

        宫中为此,还特意腾空了一座大殿出来,为的就是存放这些白银。

        李世民站在太极殿广场,焦急的等待着。

        而李世民的周边,朝中的大臣们更是比李世民还着急。

        “报,郭子义将军已至宫城门外,所有车队已陆续往着长安城进发,第一批车队已入长安城。”一名传令兵急奔至李世民跟前禀报道。

        “快,请郭将军入宫。”李世民听郭子义已到了宫城门外,喜出望外的吩咐道。

        只要郭子义回来,那说明此次押送白银之事一路平安。

        至于此次押送了多少白银回来,那也得听从这位将军的汇报不是。

        “臣郭子义见过圣上,不负圣上之恩,安全运回银锭,还请圣上裁定。”郭子义一入宫后,躬身向着李世民大喊道。

        “郭将军辛苦了,不远万里,飘荡在大海之上,你乃我唐国的功臣,快快请起。”李世民作势欲扶郭子义,大笑着说道。

        “谢圣上。”郭子义赶紧起身。

        “圣上,臣此次押送银锭回京,依着圣上所交待,留一万锭于常州江阴,以便重建码头,其余十四万锭正押送至长安城。”郭子义起身后,直接向着李世民回禀道。

        “好,好,好啊。”李世民连喊三声好。

        而那些大臣们在听闻郭子义的话后,脸上顿时挂起了难得的笑容来。

        十四万锭白银,对于唐国来说,这是绝无仅有的啊。

        至于留在常州的那一万锭,这是早先他们计定的。

        白银最终还要熔制成银子使用,这也是朝廷众臣早先商议好的。

        至于如何使用,目前还没有形成章程。

        不过,只要有银锭,不出三日,必然会组建一个新的衙门,专管铸银锭钱财的衙门。

        而今,有了银锭,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就好办了。

        不好办的,是因为没有见到银子。

        随着马车入了宫城后,李世民迫不急待的让人打开箱子。

        当箱子一开后,白花花的银锭,差点把所有人的眼睛都给闪瞎了。

        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块块堆好的银锭,大小每一块在一斤左右。

        这是尉迟敬德在扶桑国熔炼时定下的,也是他们早就商议过的。

        而且,每一块银锭之上,还有着不少的记号,用来查验等。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