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我们的信仰

第(2/2)页

,但太过夸大了。

        这段时间,我观察到你们华夏人尽皆逐利,无法无天,毫无信仰,都是被鬼神抛弃的人。”

        佛兰朵虽然对华夏文化研究很深,但口语方面,还是分不清白话和古文的区别。

        继续道:“你华夏自比五千年,尽都是三纲五常、男尊女卑。重义却愚忠,重礼却迂腐不堪。糟粕之处太多,即便有那么一点点优点,总体上看来,也显得一无是处。

        不像我欧美文化,人人有信仰,平等相待,契约精神根植于骨髓。”

        说完,还不忘单手一伸,好似,对下面在做的诸位做出一个“请”的手势。

        经过上午的论述,江汜明显克制了很多。没有登台而去。

        毕竟,对方有备而来,而在场的学生却都是临场发挥,需要细细思考。

        这时,江汜身边的少女突然起身,走向高台。

        江汜微微一愣。

        “哲学系,柳羽茜”

        柳羽茜,江汜的助教,自然也是哲学系的学生。

        有些学生,往往兼任着低年级的助教。

        正常来说,学生到了大四就是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即将毕业。但对于担任助教的学生,可以留任一年,为大五。

        江汜今年大四,而柳羽茜,正是大五。

        柳羽茜上台之后,不急不躁,慢慢述说。

        “三纲五常?男尊女卑?毫无信仰?无稽之谈!”

        看似反问,实则语气很轻。

        “百年前,大儒辜鸿铭早已阐明尔等信仰的本质:使人向善。

        然而,你们使人向善的方法却是以鬼神之说恐之、吓之,利之,诱之。

        这样的方法,我们不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我华夏先贤有教无类,教化万民,自然不会用这些鬼神之事恐之、吓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我等也自然不会将希望寄托在那等虚无缥缈的鬼神之上。

        不否认,三纲五常,重礼迂腐的现象的确存在过,但那只不过是后世之人对先贤智慧的错误解读。

        《孟子》中说:“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愁寇。

        这样的忠又怎么会是愚忠?

        圣人所说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今在看,何错之有?

        《孟子》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孟子曰:“礼也。”

        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而今细品,这样礼又怎会迂腐?

        昨日我们所言,存在即有合理的地方,任何东西都有它的,随意抨击我们的文化。

        这样的行为,我们不耻!”

        话音一落,柳羽茜环顾四周。

        稍后片刻,只见身子微微一欠,走下高台。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