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情理之中的仙使

第(1/2)页

孙权此刻确实是怒火中烧。早先他将刘璋家族的那个少年送至交州前线,便是打算在南中布下一颗暗棋,趁着西川地区实力薄弱,浑水摸鱼捞取些好处。既然刘玄德对江东始终存有野心,他又怎会对此处视而不见?
  正巧此时雍闿找寻到了一条通向交州的秘密通道,并有意直接与江东修真界结盟……归附江东。面对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他孙权又怎能轻易错过?
  然而时移世易,如今形势迥异,他能与雍闿同舟共济,令雍闿在如永昌这般遥远的边陲之地安分守己。
  即便是夺得些许边鄙郡县,亦不过南疆荒凉之隅罢了。
  双方均需谨言慎行,以免日后授人以柄。
  究竟是何人给了雍闿如此胆魄,竟敢恣意妄为至此,胆敢擅自招降朱褒,并且打着江东的名义,与李恢展开激战!
  现如今他们在南疆与李恢相峙,表面上似是对江东表露忠心,实则是在为江东平添祸端!
  赵云坐镇南山大营,曹真扼守牛渚大营,两位皆对江东腹地呈现出一副蓄势待发的姿态,对他们江东皆是眈眈虎视。
  此刻江东大军屯于前线,已是骑虎难下,曹真的出现意味着曹丕的决心。尽管不知两家是如何暗通款曲,但孙权与其麾下诸多文武皆知,此事已然棘手无比!
  “大王切勿动怒!”顾雍紧紧抓住愤慨不已的孙权手腕,提醒其铭记自身身份,同时侧身贴近孙权耳边低语,“事已至此,大王无论言语皆为无补。
  倘若仅赵云攻陷南山大营,众人尚可互相诿过于彼,暂避锋芒,静待战事尘埃落定。
  然今非昔比,一旦曹丕与刘备联手,我方即陷入被动。
  老臣虽能确保他们不至于对我江东有实质性的侵犯,却担忧他们在情绪冲动之下,对我江东做出两败俱伤之举!”
  孙权凝视顾雍,面色变幻莫测,深知当下局势已不容乐观。
  孙家此刻陷入了进退维谷之境,面对赵云与曹真两人分别驻扎在牛渚大营与南山大营的局面,想拖延时间已不可能。
  如今各方势力皆具备翻盘的实力,孙权不愿放弃荆州,不愿舍弃黎民百姓之心,更不愿与对方玉石俱焚!
  刘玄德早已将西川祸害得满目疮痍,欲拉着江东一同走向灭亡,对此孙权无可奈何。
  至于曹氏一族更是无所畏惧,曹丕坐拥中原为后盾,最不怕的就是以命相搏、拼尽底蕴!
  此乃世间至简的道理:两人偶拾十两银钱,其中一人抢先独占九两,并扬言否则便将其送交官府。
  此时孙权必须作出抉择。
  “混账!”孙权罕见地怒斥一声,多年未有的愤怒溢于言表,“备礼接见他们的使者吧!”
  话音刚落,便昭示了孙权已做出了决策。
  此刻,益州派出的两位使者,正朝着各自的目的地疾驰而去。
  出使曹丕的乃是西川元老,同时也是刘玄德麾下首屈一指的辩士——简雍简宪和。
  而负责与孙权联络之人,则是一位令所有人感到惊讶的人物……
  起初,在黄权和赵云皆已达成自身修道使命之际,永安城便开始热议此次前往江东传法的使者人选了。毕竟如今一切皆已筹备妥善,唯缺关键一步,即获取大道机缘。
  诸葛亮提议派遣陈震,此人乃西川老牌修士,早年便在汝南追随刘玄德修习,更积累了深厚的初始修炼底蕴。
  继简雍之后,便是孙乾,再其后则轮至陈震。依常理而言,陈震应当是出任此行最合适之人,然而当前却存在两个问题困扰着众人:其一是陈震近期体质状况欠佳;其二则是他此刻并不在永安城内,若由他出使,则需耗费时日自成都赶来,终究显得颇为浪费修炼光阴。
  然而永安城中并非无人可用,当年随同刘玄德东征的修士们,除去战死者,其余大多仍在城中。但他们之中却无一人能胜任此重任。
  直至一位名为邓芝的修士出现在刘禅眼前,并呈上庞羲写给刘禅的一卷玉牒,这才敲定下出使江东的使者人选。正如刘禅所言,如今的西川急需一位具有进取精神的使者!
  刘玄德和诸葛亮在会面邓芝之后,亦认同了他的这种观点——攻伐之刻已然来临!
  从永安城通往武昌的道路遥远曲折,但从水路进入中原地域寻找曹丕却较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