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攻伐之使,邓芝

第(1/2)页

“吾乃蜀汉使臣邓芝,恳请拜见吴王殿下!”武昌城中吴王府殿前,邓芝对着一侧的守卫深施一礼。
  作为大汉的使节,并且此刻又握有优势,他表现出的谦逊甚至可以说是卑微,这与刘禅对他的评价截然不同。
  眼前的他只是面对一名普通的守卫,甚至并非戍守王宫的将领,却能如此谦卑,全无半分气血豪情与大国风范。
  待那侍卫将邓芝抵达时的情形如实禀告孙权后,众人皆是一愣。
  “仅一人前来?竟如此寒碜?”孙权摩挲着手指,双眸微眯,脸上的情绪令人揣摩不出其心中所想。
  对于这个未曾听说过的姓名,孙权也颇感困惑。直至此刻,他已被西川一系列行径弄得手忙脚乱。
  来自南山大营与牛渚大营的一则则情报传来,他也了解到两大营的诡异状况。然而他也清楚另一件事——那就是通往这两座大营方向的兵力异常“充沛”。
  不知刘玄德与曹子桓是如何暗中勾结的,但他们如今展现出的态势却是相互不构成威胁,全力以赴地针对自己,这让孙权心痛不已。
  终于,孙权迎来了来自西川的使臣邓芝,但他并未立即召见。
  “曹氏的使者可有消息了?”
  “这...尚无音讯。”顾雍摇头应答,他也知晓孙权的计策,欲待两国使者齐聚后再施手段,挑拨离间,进而让江东从中渔利。
  此计划虽妙,遗憾的是,简雍告知他们,至今尚未收到曹氏使者的消息。
  听到这话,孙权只能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口气。
  “暂令邓芝先至驿馆歇息,待孤召回召见。”
  “遵命!”
  当前江东形势危急,但应有的礼仪与威势依然不可缺失。
  对于孙权的决定,江东重臣均未提出异议。究其原因,不过是他们对邓芝这名陌生使者的轻视。区区一名籍籍无名之辈,怎敢出使强大的江东?就算此刻江东示弱,又岂容他邓芝这般小角色染指!
  且如此恭顺,自然须得晾他两日,好叫他知道吾等的神通手段,明白他在跟何人打交道,这般交涉才更利于江东之势!
  邓芝于吴国王宫耐心守候多时,非但未曾等到召见,反而被直接送往了客馆暂居。
  此种轻慢之举,并未令邓芝生恼,反之,他淡然一笑,点头示意,自心中已然明了其中深意。
  随后,邓芝果真踏入客馆之内,静心沉寂地等待起来。
  这一等,便是整整两日光阴流逝!
  期间,邓芝并未因自身使命而有所行动,只在客馆内冷眼静观,面对众人始终保持着温文尔雅之态,一副深具谦逊之意的举止。
  直至两日后,顾雍再度告知江东文臣武将,那曹氏使者依然毫无动静,反倒是南山大营与牛渚大营兵马开始异动。
  孙权与众江东将领顿时知晓,再拖延下去只会弄巧成拙。虽不明曹氏意图所在,但也只能先解一方之危,以期更好地应对另一股势力。
  “速召西川使者邓芝进宫!”孙权此言一出,标志着西川与江东之间的交涉正式开启。
  闻听孙权召唤,邓芝并无丝毫惊讶,一如既往地淡笑一声,整肃衣冠走出客馆,再度来到吴国王宫之外。
  “西川使者邓芝,拜见吴王殿下!”依旧严谨行礼,态度谦逊地请求觐见。然而这一次,他并未久待,很快便被引入宫中,面见了吴王孙权。
  “贵使远道而来,莫非是为了澄清西川与我江东之间的误会乎?”
  邓芝刚入殿门,便听见孙权这般问道,看似笑容可掬,实则意图将此次使节行为归咎于西川之误。
  不过孙权话音刚落,便见邓芝淡笑着摇头摆手。
  “吴王殿下暂息雷霆之怒,或许您误解了。邓芝今日并非代表西川而来。”
  邓芝此言一出,场面瞬间陷入尴尬。孙权为应对这位未知来者,已将武昌城内所有文臣武将尽数请来,却不料对方开口便是这般惊人之语:他并非西川使者,而是曹魏皇帝的特使!
  听见这话,孙权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下方的顾雍,期待能得到个合理的解释,然而看到顾雍同样满面困惑之后,他的眉头紧锁了起来。
  “此前你通报时自称使者……”
  “某确是使者无疑!”邓芝再次肯定道,“只是此刻某家已不再代表西川,而是代表着曹魏皇廷!”
  “这……岂有此理!”孙权愈发不解,“你以为我江东之士皆是愚钝之人吗?你来自何处,难道我江东会毫不知情?”
  "贫道确乎来自永安城,并且确是大汉仙官之身!"  邓芝淡然一笑,随之眼神渐露锋芒,"只不过,魏帝曹丕已将此番议和重任交付于我,故此,贫道此刻乃是以魏帝钦使的身份驾临!恐怕令吴王殿下感到失望了。"
  听到最后一句话,江东郡城内的众修士面色皆显凝重,邓芝并未明言他们的失望所在,但他们心中都明白其意何指。他们苦候数日,筹谋种种,然而邓芝自始至终洞若观火,不仅看破,更如旁观戏局一般冷眼瞧着他们做那些徒劳之举。

  "魏帝...哼,不知何时你们两家关系竟如此密切了?"
  "此事关乎家师与魏帝之间的秘事,贫道不便多言。不过如今时局紧迫,我们还是尽快步入正题为妙。"  邓芝未再赘述客套之词,而是直截了当地切入核心议题。
  "魏帝陛下想要询问吴王,为何拒绝派出弟子前往洛邑作为信使之子,又为何阻挠陛下大军南下?莫非欲背弃誓言,不再向魏廷俯首称臣了吗?"
  此刻的邓芝早已不见了先前的谦逊与礼数,取而代之的是胜利者的傲慢与得意。
  然而孙权此刻只愿将一句话掷地有声地质问邓芝——江东,才是真正的胜者!
  但这话此刻却不能出口,非但不能出口,还需强装欢颜,与这位西蜀来客谈论这本就荒谬无比的大魏与江东之事。
  "邓芝仙长请转告贵上,并非江东有意违背盟誓,实乃陛下大军降临太过突兀,致使前线传讯未能及时送达。如今孤已知悉其中误会,正欲派人前往贵上处详细解释。当然,为消除此次误会,江东亦会以实际行动向贵上表示歉意,恰好有一批由交州运来的珍奇异兽,今日便敬献给贵上以作赔偿。"
  纳贡称臣,依旧是那古老的规矩,但这却是表达自身诚意的绝佳方式,唯有以此才能使他们与曹丕的关系得以修复如初。
  听闻此言,邓芝仅微微含笑点头,眼中闪烁的精光未曾稍减,而他的话语中仍有后续:
  "魏帝陛下还想问及吴王一事,昔日安远护法重返中原之际曾言在江东遇见过诸多旧识,现如今安远护法已踏上寻觅太祖陛下的道路,但他心中始终牵挂着尚留在江东的故人们......"
  所谓安远护法,正是当年败于关羽水淹七军之役的于禁。昔日在曹魏黄初二年,孙权为抵御西川刘玄德的侵犯,同时也为了争取到名正言顺的地位,遂将于禁遣返中原,并向曹魏俯首称臣。随后,于禁被曹丕册封为安远护法,表面上看似得到了宽恕,实际上却被曹丕羞辱至死。
  然而这些并非重点,真正关键之处在于邓芝所传达之意:他欲告知江东,曹丕意在询问,多年过去,江东仍有诸多投降的将士与将领,是否应尽数归返故地!
  “此...使者尚未明了,昔日我已将诸如于禁等将军尽数遣返。”孙权含笑而不接其话头,“未知尚有哪位将领……”
  “莫非吴王以为大魏朝廷仅重视武将乎?难道那些无数士卒,便非曹魏子民不成?”邓芝一声低喝,险些令孙权等人哑口无言。
  众人面面相觑,皆是一脸沉郁之色。
  最终由顾雍出面应对:“贵使或许不知,昔时我曾思虑将中原兵马悉数送返,无奈那些士卒已在江东安家落户,娶妻生子,安居乐业。
  若硬要骨肉分离,岂非显得过于无情无义!”
  顾雍所提及的理由确实有力,然邓芝对此早有预料。
  “那便让他们携妻儿一同返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