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刘禅归朝

第(1/2)页

仅凭刘禅开口第一句,李恢便知其意图所在,意欲分割南疆,蚕食南疆三郡之地!
  南疆之地亦称为南疆四郡,源自武祖时期元鼎六年的同一批设郡,其中大部分领土皆处于地势凶险、民风剽悍的益州郡、牂牁郡与越嶲郡内。
  这三个郡下辖十数乃至近二十个县,整个南疆加起来,几乎能比肩半个益州的领土面积,这一数目令人骇然。
  多年来,因蛮族、夷族混居于此,鲜有士人愿在此为官治理。
  因此,南疆三郡得以保持两三百年来的原貌未变。
  如今,刘禅已收服夷族,迁移蛮族,并将南疆世家数十年心血纳入囊中犹觉不足,竟还欲染指江南之地!
  李恢欲要反对,南疆一旦割裂,意味着南疆世家的利益也将随之分裂。
  然而当他试图开口之际,却愕然发现自己已无法发声。
  身为朝廷的庲降都督,又是南疆李氏一门之人,然而李氏已不存在,雍氏、焦氏同样灰飞烟灭,毛氏和量氏则毁于他亲手之下。
  硕果仅存的实力派孟氏家族,望着帐外忠心耿耿的孟获、孟优以及蓄势待发的孟琰,他深知孟家已向刘禅俯首称臣。
  此刻的他还能依仗何人?南疆世家再无人可助其抵挡刘禅,而后者在南疆已是所向披靡。
  思绪流转间,李恢收回即将踏出的步伐,静静地等待刘禅的下一步安排。
  他并未意识到,在这一刻的犹豫与放弃中,他侥幸保全了一条性命。
  原来在此之前,刘禅早已私下告知鄂焕,倘若李恢胆敢出言呵斥反对,便令鄂焕以李恢对刘禅失礼为由将其就地处决。
  随后他会勃然大怒,责罚鄂焕,甚至赏赐几十军棍,但这对于皮糙肉厚的鄂焕而言实乃微不足道之事。
  此刻兀突骨带领无当飞军在外严阵以待,一旦李恢麾下的将领校尉敢有叛逆之举,兀突骨便立即将其一一铲除。
  只不过到最后,刘禅心中也难免一声叹息,暗自认可李恢确是一只狡猾的老狐狸,一个眼神便制止了跃跃欲试的鄂焕,示意他放弃了这场并不牢靠的计划。
  而刘禅并未等来李恢自投罗网,亦未流露出丝毫失望之情,而是直接继续陈述他的决策……
  "孤决定率先将此益州郡更名为玄灵郡,毕竟日复一日地称呼益州郡,实有损我大汉威严之尊!"
  刘禅淡然一笑,言语间蕴含着深意,此举无疑是对刚刚幸免于祸的李恢的一次警示,告诫他切勿再对大汉有所怠慢。
  "自今日起,改益州郡为玄灵郡,原庲降都督李恢,晋升为玄灵郡郡守,兼领庲降都督重任!同时,为表彰都督大人荡平蛮荒、收服玄灵郡之赫赫战功,孤代表天庭,册封都督大人为镇汉候,并加封为靖安仙将!"
  玄灵郡取代益州郡,固然变动不大,而李恢继续执掌庲降都督职权也并非疑难之事,然而此言一出,则昭示着李恢的权力格局已然发生剧变!
  此前,他的官位乃是由大汉天帝刘备亲自册封——庲降都督,赐予节钺,兼任交州牧使之职。
  交州牧使一职暂且不论,就如同江东那些无足轻重的琐事一般,徒有其名,毫无实质之效,纯粹是一纸空文,一个闲职而已。
  然而,之前的两职却并非如此简单。庲降都督,又称南中都督,掌管南中之地,已是重权在握;更何况,刘禅之便宜父皇为了安抚南中势力,竟然赋予了他持节之权!
  持节所象征的意义,简而言之便是代天巡狩,犹如皇帝亲临!这意味着无论面对郡守、都尉或是朝廷遣派的使者,李恢皆可发号施令,让他们遵照执行!
  正因如此权柄,才使得李恢成为一方难以撼动的人物。然而此刻,刘禅对他的赏赐虽高,封侯之举无疑是众多武将梦寐以求之事,而在大汉,非军功卓越者不得封侯。即使如今这个封侯略有缩水,但所封亦是亭侯,而非寻常可见的关内侯。除此之外,更为他冠以靖安仙将这一特殊地位的将军头衔,并赐予玄灵郡太守之职,让他在此地掌握军政大权,实乃罕见的大手笔!
  只是,李恢失去了至关重要的持节之权!失去此权,他在玄灵郡便仅是一名守疆将领而已!
  李恢凝视着眼前的刘禅,胸膛剧烈起伏,最终咬牙走出这一步,向刘禅深深鞠躬。
  "微臣,领命!"
  目睹再度低头的李恢,刘禅嘴角勾起一丝得意的笑意,却不肯轻易放过他。
  "将军你今后不仅是吾大汉的庲降都督,还将担纲玄灵郡的郡守之责,务必对这片土地上的黎民百姓尽心尽力。滇池县太过偏远荒芜,而味县虽小,却富饶丰盈。将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