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卢氏之法

第(1/2)页

听见卢毓的话,刘禅内心感到既是情理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
  说来意外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卢毓的资质与才干,已非他这个年轻的储君所能承载。无论论及世家族谱还是卢毓自身的资历,他完全有足够的资本对刘禅轻视。因此,听到卢毓如此言辞,他感到十分惊讶。
  但在短暂的惊愕之后,刘禅忽然意识到,此事并非难以理解。卢毓早已明示,他并非士人的道德楷模,亦非单纯研读儒家经典的学究,他求学的目的在于入世,发展壮大自家门庭。在这种背景下,卢毓所做之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此刻对于卢毓而言,除了依附刘禅之外,其他道路殊为艰难。昔日官职虽高,但资历尚浅,加之西川并未实行九品中正之法,最关键的是,尽管卢毓在地方与曹魏朝廷均有出色的表现,但他手中至今缺乏足以震撼朝野的赫赫战功。
  正因为如此,卢毓要在朝廷中迅速稳固地位,实属不易。
  已过四十载春秋的卢毓,岁月留给他的时间已然无多,对于他的两位公子,卢毓显然对长子并不完全放心,至于幼子,则还需时日方能察其底蕴。
  卢毓并非甘愿重启人生之人,更况他再无回头之路可选。故而,追随刘禅成为他唯一的出路。待到刘禅问鼎仙位,那时便是卢毓踏入仙廷的时刻。
  因此,刘禅认定卢毓的归顺既合乎情理又出乎预料。他起身扶起卢毓,满面含笑地接纳了这一切。尽管刘禅已有董允、费祎两位得力助手,以及智计百出的黄权辅佐,但深谙世故、老练稳重的卢毓无疑是绝佳的补强。
  卢毓随后的一番言语,使刘禅领略到何谓贤臣典范,倘若那个名叫暨艳的家伙能拥有卢毓三分之一的才能,恐怕也不会落得现今这般境地。
  他们的谈话内容无人知晓,仅知刘禅离去之际,卢毓即令长子整理行装,预备随己一道前往汉中山脉修行。
  之后,刘禅再度造访皇宫,径直拜见正在静养的刘备。直至夜幕降临,他才自皇宫告退。随着刘禅离开,诸葛亮与黄公衡相继入宫觐见,此举立刻引起成都官宦权贵们的警觉,他们意识到此事必有蹊跷。
  此刻的成都,消息传得飞快,无人不知刘禅已悄然回返。能在成都立足的这些人绝非等闲之辈,瞧见皇宫内外频繁进出的人物,便猜到这位太子回归定然不会平静度日。
  然而此刻,他们都只能头痛不已,不敢擅自聚首,皆因形势太过微妙——刘禅突然归来,加之此前刘备因修炼不慎受伤,暂将大权交付丞相府,这时候若有人胆敢私自聚会,难保不会触动那位身居皇宫的尊者!
  庆幸的是,不论是刘禅,亦或是诸葛亮、黄公衡等人,并未选择在宫中过夜。这一举动无疑让深居后宫之人松了一口气,毕竟深夜离宫与留宿宫中,二者意义截然不同。
  他们在焦虑中等待,揣测这场风波将会如何演变。
  次日清晨,朝会如期举行,久违露面的刘玄德在侍卫的扶持下步入朝堂,而偷偷返回成都的刘禅此刻则恭立于刘备之下。刘禅依旧肥胖如昔,但从他行动更为敏捷的姿态来看,显然这段时日内他在外历练颇多,吃了不少苦头。
  众臣纷纷向刘禅报以微笑,行礼致敬,尽管内心各自盘算,表面上却都做得滴水不漏……
  在遥远的修炼世界里,一名身负重任的少年刘禅,身处华丽却又充满波澜的皇宫之中,此刻,一些本不应出现的人物也赫然在列。他们身穿粗布衣衫,然而那些朝堂之上的人物却一眼看出,这些人背后代表着各个修炼世家的庞大势力。
  更有许多修为高深的老者在场,令众人为刘禅此举感到迷惑不解。而刘备驾临之后,一切纷乱便瞬间平息,所有人都静静地等待这位修真界的王者刘备发布指令。刘备淡然开口:“汉中之地,如今正处于修行资源复苏的关键期,大量修士流离失所涌入其中,太子府的官员已显疲态。今太子回归皇城求援,朕以为,这正是各位仙道宗门及世家展现实力的良机!”
  听罢此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