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曹氏与刘氏(二)

第(2/2)页

!"
  曹丕不愿听刘协继续说下去,正如他所说,既然已知天命,便由它去吧。他一生只求问心无愧,足矣。
  刘协被曹丕这番神情触动,心头不由得泛起一丝阴霾,张了张口,却最终只说出四个字:"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那你当年,又何必执意要诛杀李儒呢?"  曹丕反唇相讥,"我们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很相似,同样有个对我们疼爱有加的大哥,也同样亲手……你想念他吗?"
  曹丕的话让刘协再度陷入沉默。
  确实,除去曹、刘两家的争夺之外,他们在某些方面的确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若是当日老夫知晓会有今日的结果,便是赴汤蹈火,也绝不会离兄而去。"
  "老夫又何尝不是如此?"  曹丕冷冷地哼了一声,"你决心铲除曹氏,重夺大权,却未能成功;老夫发誓重塑乾坤,也终告失败。你说我们是否极为相似呢?"
  "跟你曹子桓一般,老夫对此深感羞愧!"  刘协半开玩笑地冷笑一声,然而脸上那丝笑意足以证明这只是他打趣的话语而已。

  此刻,两人一同陷入各自的记忆深处,他们回想的不再是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不再是朝堂上的权谋诡计,而是自己那早已逝去的大哥。
  曹丕想起了宛城的那个动荡之夜,那时他只有十岁出头,骑着马疯狂奔逃,已被恐惧完全击垮……
  那一夜,他在生死之间挣扎而幸存,然而他的兄长却陨落在了黑暗之下。就在夜晚降临之前,那位兄长还亲自来探望他,审视他是否已入定修炼,在这修真兵营之内是否适应得宜,对他关怀备至,并承诺回去便寻觅一位高人传授他剑道仙法。
  而刘协忆起的是那个深藏阴影的皇宫,不是许都的那座,而是昔日繁华的洛阳皇宫。他的生母并非皇后,却深得先帝宠爱,名叫王荣的王美人,出身显赫,乃五官中郎将之女,被誉为洛阳的第一仙子,曾受尽先帝的溺爱。
  彼时的刘协,尚且年幼,却满心惶恐。因他的父亲与母亲确实对他这个幼子疼爱有加。据说王美人在怀他之时,曾试图用禁制之术打掉胎儿,然其命格坚韧,未果。但因此事,他的出生却间接导致了母亲的惨死。
  王美人遭当时的皇后设计毒杀。那时年幼的刘协亲眼目睹母亲饮下毒汤,身体痉挛,悲惨离世于他的眼前,那种锥心之痛,即便他还只是个不满周岁的孩子,也痛哭不止。
  事后,他的父皇愤怒万分,紧紧抱着他冲进了祖母——也就是当时的皇太后的宫殿。那时的皇宫,唯有她才能庇护他。自那时起,董太后成了他的至亲,董家则成为他的外戚家族,然而与何家相比,却显得微不足道。
  然而这份安稳的生活,他仅仅享受了八年。中平六载,先帝驾崩,留下遗诏化为泡影,何进出兵重创董家,迫使董太后含恨而去。一夜之间,刘协变成了众人口中的弃子,人人皆以为他必不久矣。
  乃至连他自己都被赶出祖母的宫殿,困居于那名为冷宫的幽暗凄凉之地。无论是何氏一族的太后,抑或是何进何苗兄弟,都不可能容忍这样一个意外的存在。刘协自己亦深知,或许不久之后便会遭遇不测,香消玉殒。
  毕竟,年仅八岁的刘协并非寻常孩童,身处这宫廷深处,他见识到的尔虞我诈实在太多。
  正当刘协被册封为渤海王,即将告别皇宫之际,当他几乎绝望之时,一个仅有十三岁的少年出现在他的面前。
  “封地之事,暂且搁置吧!”
  一句话,那少年便从宦官侍卫手中夺下了他,并将他带到一座比起他所居住的冷宫更为华美舒适的宫殿里。
  那一刻的刘协虽然天赋异禀,但终究只是个八九岁的孩童,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内心充满了恐惧。他看到了那位恨不得杀他而后快的女子,看到了她欲将他带走,却被那位让他尊称为大哥的人物阻止……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