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心如止水(上)

第(1/2)页

“嘎吱嘎吱……”

        马车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余下一连串的声响,少年郎撅着屁股趴在木板上神情专注的继续撰写着余下的经文,远处另一辆马车中那姑娘正捧着那温润的玉佩怔怔的出神。

        “哎呀!”

        车厢中传来身穿红袄的小姑娘惊呼声。

        “二姐,我家大姐今年年方几何?”

        小姑娘狡黠的笑道。

        “我家大姐年芳二八!”

        年纪稍小些的花裙姑娘点了点红袄姑娘的额头,眼眸确是落到了还在发呆的大姐身上一同打趣道。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花裙姑娘轻念着诗词。

        “哎呀,大姐都快过了豆蔻年华了。”

        花裙姑娘念完后捂嘴惊呼道。

        “也到了嫁人的年纪,难怪开始思春了。”

        “大姐,思春咯!”

        “思春咯!”

        红袄姑娘学着自家二姐模样大声嚷嚷着,

        车厢中两个小姑娘笑的前仰后合直不起腰,而那豆蔻末端年华的大姐也回过神来,在车厢中打作一团。

        “啐……”

        “都是修道之人,怎么净说些胡话!”

        那毛巾姑娘打闹一番后面颊通红,握紧手中温润的玉佩,轻啐一声后,郑重的贴身放入怀中。

        “姑奶奶们长大了……”

        “我这大侄女也想着嫁人咯……”

        车厢外年长的车夫摇了摇头轻笑道,慢悠悠地拿起腰间挂着的酒壶小酌了一口,惬意的伸了个懒腰。

        “掌门师弟总是念叨生了三个女娃娃,平日絮絮叨叨说着门派要断了传承,可老头子我却觉得,女娃娃挺好的,两个大姑娘性子文静那便从文学学琴棋书画。”

        “一个小姑娘学武继承衣钵练就个清冷的四五品的女子剑修,要是有幸成就个三品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往后咱们这青城剑派和和气气的,不似男子那般想着刀光剑影,江湖扬名,将门派发扬光大,多好的事儿。”

        “近几日听说那两大不可知之地的灵隐寺,躲在深山之中都让朝廷给踏平了,这江湖往后恐怕也不安生咯。”

        “还是姑娘家家好。”

        “安安分分的守着自家一亩三分地。”

        “修道之人打打杀杀的伤了和气……”

        年长的车夫唏嘘出声,

        “不过说起来方才那拨人也是奇怪,一个老和尚,一个小道士,三名剑客,一名刀客,不过单单看那马车就知道造价不菲,在看那小道士穿着的道袍用料也是十分的讲究,想来也是出自高门大派的嫡传第子,说起身份倒也勉强配得上我家大小姐。”

        车夫暗自低头盘算着什么。

        “模样俊郎,气质不错,”

        “嗯,是个好姑爷!”

        “这趟回青城了得好好和掌门念叨几句,若是能够打探出这小道士的跟脚,老夫也不妨轻自去那道观提个亲,反正道观里有没有不许成亲的道理,何况咱们青城剑派本就与道教素有渊源。”

        车夫拍了拍腰间的长剑咧嘴一笑,至于那小道士身旁的侠客很是自然的被忽略了,权当是路上碰巧遇见一路上作个伴罢了。

        至于那些人的实力?

        呵,

        在怎么说老夫青城剑派十三神剑之一,

        堂堂四品巅峰高手,

        在青城县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存在,便是放在整个郧阳郡也是排得上名号的修道之人,有必要在意这些东西?

        如今自己这个大侄女也到了嫁人的年纪,自己也不妨帮帮忙,改明暗自打探完这小道士的身世,若是清白,也不妨把这门婚事定下来,算这小子捡了天大的便宜。

        “姑奶奶们坐稳咯。”

        车夫想到这快慰的笑了笑,仰头望了一眼天边的红霞抽打着马鞭,眼下城门快关了还得急着赶路。

        “大师伯,慢些!”

        乡间土路上扬起阵阵烟尘,

        车厢中几位姑娘也顾不得争吵,

        马车上传来车夫畅快的大笑声。

        ……

        酉时三刻,

        一辆马车稳稳的停在缓坡下,

        仰头望去青砖绿瓦,枯树残阳,一破落的道观搭在缓坡之上,远远看去瓦片破落,几间侧房已经倒塌,蛛网结了不少,便是那大门也没有丝毫修缮的痕迹。

        “观主,来香客了!”

        一个眉清目秀的小道士正百无聊赖的趴在屋檐上,看清那厚重的马车在道观前停下后,兴奋的嚷嚷起来。

        “清心观。”

        少年郎迈步走下马车仰头望着上边的掉漆的牌匾轻声念叨着,不知为何这几日莫名的心安,就连下榻的道观的名字也是如此的应景。

        “吱呀……”

        “不知这位居士贵姓?”

        片刻后,

        木门推开一个手持浮尘的老道士咧嘴笑道,细细看去蓝色的道袍上满是补丁,一把浮尘也快秃了,光秃秃的木杆上仅仅余下几根白毛,可那人看上去不似两袖清风,风骨依旧的模样,反而带着几分市井众人的俗气。

        “道友?”

        老道士揉了揉眼睛看清少年郎的穿着和周遭气质后诧异道,目光往后略过看清那桦木车厢,以及那两匹拉车的凉州高头大马后更是下意识的搓了搓手。

        “姑且算是。”

        少年郎望着那老道士身后眉清目秀的小道士怔了怔,有些诧异,因为那小道士没有喉结,方才的呼喊声中明显带着少女清脆的嗓音。

        “道长,道观中可还有床榻?”

        “如今天色已晚,我等一行人舟车劳顿,

        “想来到了此地,道长也不忍心让我等风餐露宿吧?”

        少年郎抛开莫名的思绪笑问道,撰写《道德经》对自己平稳心境极大,眼下寻一道观也是存着找找感觉的念头在里边。

        “这……”

        老道士望着少年郎身后那余下的几人面露难色。

        “这是香火钱,还请道长收下。”

        透过敞开的大门看着里面破落的景象少年郎了然道,抬手间一锭二十两的官银稳稳的落到了那老道士的手中。

        “皆是修道之人。”

        “这怎么使得?”

        老道士虽然市侩了些,可还是迟疑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