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你好好当皇帝就是,折腾啥

第(1/2)页

第207章  你好好当皇帝就是,折腾啥

        三人负责组建制置使司,以前各路的乱七八糟使全废了,职能并入制置使司,一举提升了制置使的权力。

        两宋在州府之上改来改去,先后设了四个行政长官,有帅(安抚使)、潜(转运使)、宪(按察使)、仓(常平使),分别掌管军事、财政、司法、救济等要务,且四个长官互不隶属。州县从过去只承奉一个顶头上司,而现在得应付四个顶头上司衙门,地方还有提举茶盐,提举市舶等各种其他机构。

        现在皇帝全废了,使制置使权力大增,但又消弱了他的军事权。

        因为在四月份时,皇帝就派来了原皇城司提举全勇,到福建组建福建都司。

        全勇到任后,和钱宏祖与真德秀三人明说,皇帝要在福建组六军步骑,三军水军,每军六千人,共五万四千人,另今年从福建征招一万新军,集中到福州训练,以为备用。

        皇帝要求,新军人员,从二十岁到三十周岁,全部要是精壮男子。

        全勇还带来朝廷一大堆公文任务,看的就让人害怕,钱宏祖也没办法,只能先答应了先,然后逐磨能不能办,能不能拖延。毕竟以前朝廷下来的公文,地方都有不执行的。

        全勇到后,先组建九军兵马,还没开始招募新军。

        从去年四月到九月,整整五个月后,全勇才在福建组建完毕九军兵马。

        其中大部份都是福建原来的兵马,又重招募一部份,淘汰了一部份老弱。

        福建这边的兵马,除了水军外,以前都没什么战斗力。

        全勇来后,带来五百精锐,整顿改编,用了近半年时间才完成全部兵马的筹建,步骑的主要军将几乎都是王府少年出身,水军有部份是福建原来军将。

        去年十一月,全勇检阅都司九军,请钱宏祖真德秀等福建地方官员观看。

        当时军容严整,精气神和以前也不一样。

        这时钱宏祖就知道,皇帝如果在全国都是这么干,这皇帝位置基本坐的很稳了。

        到宝庆二年,朝廷又下旨,移福建和广东两路百姓到大员。

        成立大员路。

        福建分到任务是每年三万户,广东是每年两万户。

        钱宏祖当时很头痛,如何移民,迁移谁去?谁愿意去,他还没有办过这种事。

        好在全勇的都司是主要负责移民的,福建制置使只需配合就好,所以压力比较轻,全勇的人在定海往济州岛移民时就有经验,果然好办了很多。

        今天钱宏祖一早来到泉州港口,外面有福建水军几十艘大船在,其中赵与芮登基的一年里,朝廷要求福建船场新造了五十艘大型水军战船。

        以前用钱是朝廷和制置使,泉州府4:4:2,以后改成朝廷和地方8:2,大部全是朝廷出。

        福建水军因为鸟枪换炮,士气也上升了很多。

        今天水军来了三十多艘船,又雇使地方商船一百五十艘,主要运送第一批物资和人员到大员。

        一大早,钱宏祖,杨公汶,真德秀,全勇等文武都到了现场。

        第一批人员是水军一个军,六千人(其中三千是福建水军,三千是定海水军),将先到大员驻守,修建房屋,屯田居住,为后续百姓的到来,清理地方和划分区域。

        驻守水军大将为原福建水军统领刘胜,副统领为全义。(原名全八,现在改名全义。)

        “钱制府,走吧,严制府他们也来了。”就在钱宏祖看着海面上的船若有所思时,身后响起真德秀的声音。

        钱宏祖赶紧转身,接着伸手,做了个请,与真德秀一起。

        两人到了码头,大员制置使严英,都指挥使阮聪,副都指挥使季虎儿,军政大员都在。

        他们与全勇和全义很熟,双方正在聊天。

        刘胜与他们不是很熟,但也夹在其中说着什么。

        “严制府。”

        “钱制府。”

        两位制置使一把手相互抱礼。

        钱宏祖心里很郁闷,新皇帝上台后,重用了很多年轻人,这严英以前都没听说,据说是荫补出身,居然一路提拔到制置使高位。

        但大员穷乡僻壤之地,又是新开发,钱宏祖想想也比较高兴,还好没叫到我。

        “东西都到位了吗?”严英这时问。

        钱宏祖看向真德秀,真德秀立刻道:“都足额,全统领(全义)应该清点过。”

        第一批送五百头牛,两千具农具,种子和其他物件工具若干,粮食一万石,油盐茶糖若干,布匹铁料都有,随行还有五百户工匠户。(现在大宋的工匠可都是吏员,相当受欢迎)

        钱宏祖看向江面,叹道:“我大宋,很久没有办这样的大事了。”

        严英笑道:“开发大员,是陛下今后五年,甚至十年的大事,从眼下来看,似乎兴师动众,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长远来看,是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