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各有心思

第(1/2)页

兴庆宫

        惠妃昏迷,使得整个上阳宫步入了光亮之中,今夜的上阳宫完全被笼罩在惠妃一直昏迷不醒的阴影之中,原先还是歌舞升平的梅林如今却是漆黑一片,所有人都被叫来了兴庆宫,明皇端坐在上位,看着屋内依旧昏迷不醒的惠妃,心里很是难受。

        “你说什么?爱妃既然无恙,为何现在还是不醒?说。”明皇端坐上位,看着跪在地上的一排太医,眸中尽是不解。

        “回皇上,惠妃娘娘突然晕厥,此乃心气上头所致,幸得驸马爷及时出手舒缓了惠妃娘娘体内的邪气,使得惠妃娘娘如今身体通体舒畅,本身已无大碍,只是惠妃娘娘想必近日来定是忧思过度、经常受到惊吓,再加上过于疲劳,这才导致了脾胃虚调,造成了如今这不易清醒的局面,现在也只有等到惠妃娘娘的身子好了一些之后,再加以药膳治疗,惠妃娘娘或许能够早日醒来。”为首的张太医是太医院之首,今夜本不是他值班,但是因为惠妃娘娘的缘故,皇上连夜将他召回了宫里,一个已经快到六十岁的人了,还要在这么大半夜来回的折腾,实在是让人看着都不忍心。

        只见明皇看了看跪在地上的张太医,这张太医是宫里的老太医了,父皇在世的时候,他便是这太医院的院判,多年过去了,他如今也应该有花甲的年纪了,实在是不容易,而且自己记得,张太医曾经有腿疾,如今跪在地上想必定是不舒服,想到这点,明皇也是个性情中人,挥了挥手道:“力士,赐张太医座。”

        “是,皇上。”听到皇上的吩咐,高力士转身便吩咐小太监去准备凳子了。

        跪在地上的张太医在听到皇上这话的时候,忙磕头道:“微臣不敢承受皇上如此恩德,微臣不敢。”

        见此,明皇淡淡的说道:“你是宫里的老太医了,如今也应该有了花甲之年了,要是按照辈分来算的话,你的年纪足以做朕的叔父了,父皇在世的时候就曾多次与朕说过,只要有张太医在太医院一日,我大唐的后宫便可保一日的平安,朕也记得你的腿脚不是很方便,坐一坐也是可以的。”

        闻言,张太医连忙磕头,泪眼婆娑的看着皇上道:“老臣多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随后便在高力士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坐在一边一直没说话的玉重纱看了看皇帝与张太医之间,没想到他也是个念旧的人,能够照顾张太医如此也是不易,想到这点,玉重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在夜焚琴的耳边幽幽的说道:“这个李三郎倒是比他的祖母和父亲多了些人情味儿。”

        听到重纱的话,夜焚琴知晓他的意思,转过脸去,看了看他道:“是啊,从这武惠妃的晕厥之事来看,便知道他不是无情之人,他之所以会变成这幅模样,估计也是他如今的地位让他无法随心所欲罢了,仔细想想看,实际上他也是个可怜之人。”

        “是啊,这帝皇之家本就是如此,因此这也是我不愿这么认祖归宗的原因,有时候身在江湖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儿,至少不用受这些规矩的束缚,能够随心一些罢了。”玉重纱搂了搂琴儿,想到自己现在的生活,心里满是感激。

        就在玉重纱与夜焚琴二人说着话的时候,上位的明皇看着祖叔叔,有些疑惑的问道:“祖叔叔,方才在梅林的时候你便说惠妃无事,可是她现在还是没醒,这可如何是好?”

        正在说着话的玉重纱听到这话,看着明皇,再看看坐在一边的张太医,淡淡的说道:“方才张太医已经将病因说明了,一切都是要看惠妃自己的意志,若是她想醒来的话,那便能够醒来,若是她不想的话,那也只有听天由命了。”

        坐在那儿的明皇听到祖叔叔这么一句听天由命的话,心一沉,虽然惠妃有的时候对其他人过于残忍,但她对自己却是一心一意的好,还记得有一次朕生病了,差点儿过不来,寿材都已经备下了,后宫里的人都认为朕挺不过那一次,可是只有惠妃冒着大雨前去为朕上香祈福,直到朕的身子好了之后,她才从寺庙里回来。想到这件事,明皇转过头去,看着纱帐里那隐隐的人儿,明皇头一次有了一种心痛的感觉,深深的闭了闭眼,再次睁开眼的时候,看着祖叔叔说道:“祖叔叔说的可是真话?”

        听此,玉重纱的眉头一皱,看着他再次说道:“人就在里头,如今你说的话她都是能够听到的,之所以她现在不愿意醒来,估计是有什么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