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明皇出手

第(1/2)页

如今的洛阳城可谓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小贩们照常的叫卖着,商号们也是一如往常的开门做生意,街头卖艺的人更是起早贪黑的努力着,一切都是往常的模样,从表面上看不出丝毫的变化,可只有少数的人能够察觉到这平静背后的不寻常。

        上阳宫观风殿

        “皇上,寿王爷来了。”

        “宣。”

        “是。”

        只见一身枣红色华服的寿王低着头恭恭敬敬的走上前来,看着父皇道:“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听见声音,明皇放下手中的奏折,看着跪在下面的寿王,淡淡的说道:“起来吧。”

        “是,多谢父皇。”起身之后,寿王爷还是安稳的站在那儿,不多说一句话。

        良久,等到明皇将手中的奏折批阅完了之后,轻轻放下手中的朱砂笔,抬起头来,揉了揉脖子,看着还站在那儿的寿王问道:“自从你大婚之后,朕便没有问过你的生活,大婚之后一切可还习惯?”

        “多谢父皇关心,孩儿一切都好。”寿王不知道父皇突然召见自己进宫是什么意思,也只能照实答话。

        听此,明皇指了指他身后的位子说道:“坐下吧,这儿就你我父子二人,不用这般的拘着礼。”

        “是,多谢父皇。”站了足足有一盏茶的时间,寿王的腿早就不舒服了,走到椅子边坐下了。

        龙椅上的明皇将寿王的举动完全的看在眼里,当见到他这般动作的时候,心里隐隐的不舒服,但也不好说什么,随后将指着手边的一份奏章说道:“瑁儿,这份奏章你看看,应该怎么批复?”

        “啊?”听到父皇这话,寿王倒是一愣,抬起头不敢相信的看着父皇。

        见此,明皇的眉头微微一皱,同样是自己的儿子,当年的李瑛在朕第一次交给他奏章的时候,可是淡然的很,从容的说着自己的见解,虽然处理的不是很好,但对于头一次处理朝政的他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了。可是这个瑁儿却是这样的表情,想此,明皇很是不悦的看着他道:“不是让你真的处理朝政的,只是让你看一看,而后说说你是怎么看的。”

        闻言,李瑁知道父皇是动怒了,站起身来走上前去,双手接过父皇手中的奏章,仔细的查看一番之后,心中已经有了一些数了,这是关于江西的贡生闹事儿的奏折,只见李瑁思索了一会儿,而后起身对着父皇拱手道:“回父皇,儿臣已经看过了。”

        “哦?有何见解?”

        “回父皇,儿臣觉得这件事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入手,这些贡生为何会闹事儿?还有为何贡生闹事儿已经五日了,当地官府才开始处理这件事,难道他们是在隐瞒着什么?”李瑁尽力的说着一些关键的问题,想了想又接着说道:“父皇,其实贡生闹事儿,无非就是因为读书的原因,还有就是因为生计的问题,这些贡生都是读书人,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他们除了读书,便什么劲儿都没有了,因此当他们的生活不能满足的时候,便会出现这样的事儿,因此孩儿建议,此事还是应该从当地的父母官查起,每年朝廷拨给贡院的银钱是不是按时的分发给当地的贡生了,有没有人从中中饱私囊,想来以此便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了。”

        听完寿王的这番话,龙椅上的明皇很是赞赏的看着他,不住的点着头,而后说道:“瑁儿说的甚是有理,既然如此的话,那朕就将这件事交给你去办了。”

        “是,儿臣遵旨。”

        得了一个差事儿之后,寿王战战兢兢的从殿内出来了,看了一眼当空悬照的日头,虽说如今已经是六月里的天了,可这身上还是寒噤噤的,脑袋也是嗡嗡的,很是不舒服。

        “王爷?”见王爷出来了,高力士看出了王爷的不寻常,忙走到王爷身边,轻声唤道。

        听到这声,寿王爷回了神,看了看一边的高力士,无力的说道:“原来是高公公啊。”

        “哎,是老奴,王爷,您这是怎么了?怎么头上出了这么多的汗呢?脸色还是有些惨白,莫不是中了暑气了?”高力士忙掏出袖中的绢帕,轻轻擦拭王爷的额头,见王爷的脸色似有不好,急声问道。

        听此,寿王连忙摆手道:“不,不必了,本王无事,只是有些热而已,有劳高公公费心了,本王一会儿到了母妃的宫里休息一会儿就好了。”

        见王爷如此,高力士也不好说什么了,吩咐身边的小太监送王爷去惠妃娘娘那儿之后,便转身进殿去了。

        “走了?”高力士刚一入殿内,便听到皇上的声音。

        “是,寿王爷的身体好像不舒服,奴才命人将他送去惠妃娘娘的寝宫里了。”高力士站在地下,低着头将寿王爷的情况向皇上汇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