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 29 章 似是自嘲。

第(1/2)页

  宫女莲步轻移,  为太子殿下奉茶。

  太子喝了一口茶,又笑着对长公主说道,“宫中苦闷,长公主不如多进宫陪母后解闷说话。”

  “好说,  我过几日也要进宫,  ”长公主妆容婉约动人,  风姿绰约,  半点不见年化衰去的疲态,  “陛下是不是又跟皇后娘娘怄气了?我也去说说他。”

  当今陛下子嗣单薄,  可堪大用的儿子里只有太子和七皇子两人,  太子是因为自己争气,  七皇子则是因为有个很是受陛下宠爱的母妃。

  高贵妃被宠得对皇后多有不敬,陛下也不如何舍得责罚她。

  抚养太子长大的皇后娘娘却不得帝心,陛下也不爱宿在中宫,  每逢皇后侍寝的初一十五,  宁愿单独一人睡在养清殿。

  太子低声闷笑,“那我就在这里谢过长公主了。”

  喝了几杯茶,长公主就推辞累了要回府,  太子又命人送上几位年轻体壮的美男子,  长公主随意扫了几眼,  便统统收下。

  走的时候只唯独留下了盛春容。

  意图昭然若揭。

  盛春容还在花厅里品茶,兰花指翘起,动作优雅矜持。

  黄言顺着太子的目光看去,又殷勤问道,“殿下,这位要怎么处置?”

  太子其实不太喜欢盛春容这样的女子,任性妄为,  不受控制。况且程暻不要的人,却偏偏要塞给他......

  但皇后有意为他与长公主牵线搭桥,无非就是一个太子妃的位置,给了便给了。

  他说,“按长公主的意思办。”

  能伺候太子的人都是八面玲珑的人精,黄言再对上盛春容,便换上了一幅更加热情的笑脸。

  他吩咐人用清晨的雪水烹茶,再让东瀛来的厨子现做了京果子,摆放在精美的托盘上呈上来。                        

                            

  盛春容可是未来的太子妃娘娘,东宫的女主人,如今怎么殷切都是没有错的。

  盛春容听长公主提过几句,太子殿下爱喝茶,所以府里常备着新鲜的君山银针。

  她浅浅尝了几口新茶,便对太子笑道,“今日的君山银针似乎格外鲜美。”

  旁边有伺候的小宫女噗嗤一下笑出声。

  太子看了小宫女一眼。

  小宫女也知道自己一时没忍住笑岔了事情,她战战兢兢地跪在了地上。

  太子才淡淡道:“下去吧。”

  “是。”

  便有人无声替了这宫女的位置

  太子又看向不明所以的盛春容,心底对这门亲事生出了几分荒唐之感。

  之前以为盛春容本来只是骄纵了点,没想到才识也如此浅薄,偏偏还爱弄巧成拙。

  太子是爱喝君山银针不假,但今日长公主来,已经换成了她最喜欢的古丈毛尖。

  既然喝不出来是什么茶,那少说话总是没错的,可偏偏盛春容又爱显摆卖弄。

  怪不得程暻就算惹长公主不高兴,也要退亲。

  他垂下眼眸,收敛眼底不耐,轻笑道,“表妹真是有心了。”

  太子殿下不想再与盛春容多待,他还有许多要紧的事情要处理,而不是浪费时间在一个无关痛痒的女人身上。

  便让人送客。

  但还是送了盛春容一些吃的用的小礼物。

  太子还让盛春容问一下盛秋潮,明光湖近日有游船会,盛秋潮如果有空,可以同他一起去湖上泛舟。

  同样是长公主的孩子,盛秋潮就比盛春容出色得多,也更讨太子的欢心。

  太子与他接触,倒多了几分惺惺相惜的知己感。

  盛春容让随行的奴仆将礼物抱到马车里。                        

                            

  她有些吃醋太子殿下去游船只想着盛秋潮,却不带她,就酸溜溜问道,“太子表哥,你何时与盛秋潮关系这般好了?”

  她这态度属实是不客气,在外人面前对着自己兄长也是直呼其名。

  太子皱了皱眉,还是温和有礼解释道,“教秋潮考学的大儒也曾经是教我读书的先生,我们姑且算是同门师兄弟。”

  等盛春容走后,太子转着指骨上的扳指良久,若有所思。

  盛春容似乎同盛秋潮并没有什么交情,盛秋潮平日里的确也不会同太子说伯府的事情。

  他原本还以为,盛秋潮同伯府的关系并不好呢。

  那前几日深夜给盛秋潮传书的人到底是谁,总不能真得是他养的外室吧?

  不过这是人家的私事,他也不好多管,太子不以为意。

  ......

  盛春容回了伯府后,让人把太子表哥送她的东西都摆出来。

  看着这些东西,她的眉眼都带着喜色。

  太子表哥对她这样好,人又温柔,说话和和气气的,必定也是欢喜她的。

  盛春容心中畅快,也没忘了春桥。

  她唤来张珩,问道:“春桥那有动静了没?”

  张珩是长公主拨给盛春容的护卫,他低头恭敬道,“程世子一直派人守着古刹寺,还未寻到机会下手。”

  盛春容心里有些不舒服,她冷哼了声,“你们一直给我盯着,等她出了古刹寺,就立刻下手。”

  南园那边又派了人来,说二夫人为四小姐盛春玉寻了一门亲事,明日要请亲家母过来看戏,让盛春容准备着在宴席上见客。

  既然都准备到定亲宴这一步,这门姻亲也算是定下来了。

  盛春容不甚在意盛春玉要嫁给谁。                        

                            

  她正烦着春桥和程暻纠缠不清的事情呢。

  便随意让人从库房里挑了些东西送过去,算作贺礼。

  过了会儿,她又叫住南园的丫鬟,改变主意道:“我亲自送过去吧。”

  南园里栽植的桂树簌簌花落,被下人们修剪过枯死的花枝,显得愈发死气沉沉。

  屋内大白天还紧闭着门窗,光线幽幽,只点了几盏昏黄的烛火。

  红花沉木镂雕富贵牡丹的拔步床上,少女埋在衾被里哭声呜咽,单薄的肩膀不住地抖着。

  “这是怎么了?”盛春容一进屋里就见到盛春玉在哭。

  盛春玉只顾着伤心,并不答话。

  她的丫鬟雨凝倒是快嘴快舌道,“是我们小姐不喜欢这门亲事。”

  盛春容来的时候就听过南园丫鬟自豪介绍过,四小姐要嫁的是诗书门第,祖上曾经正经出过阁老,父亲中了进士,现在在做京官,姑爷自己也是撑得起门楣的嫡长子。

  她坐在床头,让人拧湿了帕子给盛春玉擦脸,说道,“这门亲事不是挺好的吗?”

  “好什么,”盛春玉哭着道,“江凌虚的父亲最近要去同州做府同知,就等江凌虚成亲后离开京城呢。况且江凌虚自己也不过是个会试落榜的秀才,如何配得起我?”

  盛春容以后是要做太子妃的,她瞧不起盛春玉为了门亲事寻死觅活的样儿。

  她不也是被镇北侯府退亲了。

  也没同盛春玉一般又扯着这门亲事不松手,又在背后编排嫌弃人家。

  不喜欢,又不敢推了婚事,只能唯唯诺诺地哭。

  哭有什么用?

  但盛春容面上仍然装模作样安慰着,“同州富庶,等做出政绩再过几年调回京城不就成了......”                        

                            

  盛春玉抬起朦胧泪眼,看着盛春容光鲜不减的风姿,心中更是含恨。

  凭什么,就因为二房没有长公主势大,处处都要低人一头。

  如今连婚事都要委曲求全。

  盛春玉哽咽了一会儿,才勉强说道,“这样的确最好。”

  深秋一过,就是深切切的冬天。

  冬至这一天,忠勇伯府一扫之前的颓唐,喜气洋洋地办起喜事来。

  盛清玉这场婚事办得匆忙,因着盛老太太病情愈发重了,二夫人担心哪一日盛老太太说不定就醒不过来了,就着急先把年龄到了的盛清玉嫁出去,免得守孝三年还耽误了亲事。

  盛老太太虽然重病在床,起不了身,但还是让郑妈妈备了两箱妆奁添给盛春玉。

  这是盛老太太当年陪嫁的东西,虽然年月久了些,但在外头都是千金难买。

  二夫人随意扫了一眼,看不出里面的门道。她心里还不是很高兴,盛老太太这不是在打发叫花子吗?她库房里有那么多好东西,结果就送一箱头面,一箱纱缎。

  但二房人微言轻,二夫人就算再不高兴也不能甩脸色,只能憋着气道,“多谢老太太。”

  等盛春容出现在宾宴上,来送婚的女眷们又一股脑围在她身边恭维讨好了。

  东宫有什么动静向来是备受瞩目的,近来陛下对盛春容的态度有所缓和,皇后娘娘又有意拉拢长公主。

  盛春容的身价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说不准啊,等太子登基,她就是皇后娘娘了。

  也不是没有人嫉恨,但谁让她们没有投个好胎呢。

  只能把这些不甘吞到肚子里,再换上笑脸去迎合。

  盛春容今日打扮得也是光彩照人,梳了个惊鸿髻,金箍绕了髻底一圈,左右各插一朵宜人的晚玉香,额前贴着桃心状的花钿,再缀上蝴蝶步摇,行走间振翅欲飞。                        

                            

  她生着一张鹅蛋脸,眉眼里还有着少女独有的娇丽,虽然年纪尚小,因着长相明艳,也压得住如此珠光宝气的打扮。

  外面的人热热闹闹围着盛春容,盛春玉脸色难看地关上了窗。

  今日明明她才是出嫁的新妇,结果别人都只顾着奉承盛春容。

  想到自己要嫁的人只是一个小官的儿子,她更是憋屈得难受。

  二夫人拉起盛春玉的手,心情也不是很好,但还是嘱咐道,“清玉,往后你就是别人家的儿媳了,要学会忍。”

  “娘!”盛春玉看着二夫人眼里就憋不住淌出泪来。

  二夫人搂住盛春玉,摸着她的头叹气,“我们命不好,想要什么东西都只能自己去争,你可要给娘争气点。”

  这般哭了一会儿,二夫人又重新让喜娘帮盛春玉梳好妆造,送她进了喜轿。

  喜宴快散的时候,梅芳阁里的丫鬟来寻盛春容,说今日冬至,太子殿下约五小姐晚上去逛灯市。

  丫鬟说这话的时候没有避讳别人,盛春容满脸骄傲,她笑意盈盈地应了下来。

  女客们心思各异,却无一例外脸上都出现了些羡慕的神色。

  ......

  今日是冬至,古刹寺后厨送来了素馅饺子。

  花戎吃了几口,觉得寡淡无味,就撂下筷子道,“姑娘,今日山下有灯市,不如我们下山去吧。”

  她又捧着脸笑嘻嘻,“灯市上还有很多好吃的,我都馋死了。”

  “姑娘,我也想下山,”山中苦闷,生活多有不便,澜娘也想置办点物件,就帮腔道,“银丝炭不多了,被褥也要再买几床,还有过冬的袄子和衣裙,这些都要再多买点。”

  春桥看了看外面的天,天色昏黄,霞云铺满天际。                        

                            

  灯市啊,明明才隔了一年,对于她来说却好像恍如隔世。

  往年这一天,好手艺的梳头师傅都格外抢手,盛老太太提前订好,差人请来给春桥妆扮。

  钗环卸下,春桥一头绸缎般的乌发垂在身侧。

  那时的她高高兴兴看向铜镜,梳头师傅手巧得很,将头发盘了几个圈,再装点上珠翠,恰到好处地衬出少女的娇憨可爱,柔嫩脸颊比檐上的雪还要白净,由于屋内烧了炭烘得眼角染上热意的薄红,耳朵上也是金粉闪闪的珍珠坠。

  她身上穿得是蜀地产的极佳丝缎做的立领袄儿,对襟琵琶袖,连扣子都是纯金的,配着芽白色银纹褶裙,随手一赏就是一把金叶子......

  “姑娘,姑娘......”花戎唤她。

  春桥才回过神来,她揉了一下自己的脸,想这些干什么?

  她占了人家十几年金枝玉叶的日子,现在不过是统统还回去了而已。

  春桥扯出笑意,甚是高兴道,“好呀!”

  她在古刹寺憋了这阵子,也有些憋闷坏了。

  她们出门,后面还远远缀了一个小尾巴。

  花戎时不时往后瞧一眼,有些疑惑道,“姑娘,我们难道就要一直养着这狼奴吗?”

  她还有话没说出口,花戎嫌弃狼卫白吃白喝不干活,整天杵在门口也不知道在干什么。

  也就春桥心软,才会留下这傻大个。

  春桥回头看了一眼,无奈道,“他也挺可怜的,要跟就跟着吧。”

  ......

  今日伯府里热闹了一整天,修竹居却冷冷清清的。

  屋子里的灯火跳跃,烛光阑珊。

  昏沉的烛火映着盛秋潮精致的眉眼,他提笔作画,终于落下最后一笔。                        

                            

  “咕咕咕......”

  从古刹寺飞来的鸽子在外面昂首阔步,叫唤不休。

  盛秋潮推开窗,展开来信后传吴荇说道,“把画收好,今晚冬至,我们去灯市。”

  吴荇“哎”了一声,将画拿起来,却在发现上面画的是何人时瞪大了眼睛。

  这......这......这不是春桥姑娘的脸吗?

  敢情少爷画这么半天,是在琢磨她的事?

  盛秋潮从里间换好衣服出来,见吴荇还在发愣,微微拧了拧眉心,“怎么了?”

  “没......没事,少爷,”吴荇换上笑脸,手脚麻利地卷好画,妥帖地放入了青白釉案头缸中。

  往常冬至这一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