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传经授道

第(1/2)页

“哦,提点提点?”老道闻言,不缓不急的捋了捋胡须,一个“哦”字的语调是这样的:先是降调,再平缓抬升,继而拖长。

一个字,说的那叫一个蜿蜒曲折,明显是讥笑陆云的前倨后恭。“第一次见面时候,少侠好像不是这么说话的哦。”

“嘿嘿,小子有眼不识泰山,不识好歹,不识真神仙……您老人家什么样的人没见过,那是得道高人,小子那点浅薄行为,哪值得您时时记挂。”

陆云决定了,将马屁进行到底,满口奉承,做着惠而不费的事。

“哼,小子,这两百年来,你是第一个敢对我翻白眼的,若是换作老道以前的做派,你的眼珠泡的酒都喝光了。”

老道似乎是依旧对第一次见面的情形耿耿于怀,说着,幡杆在空中挥舞了一下,作势欲打。后见陆云没有躲闪,一副“你打吧,我受着”的委屈小受模样,心中怒火稍消。

“你小子真的蠢,不但蠢,还笨,不但笨,还愚。老道当年背诵此文,仅用了不到十个时辰…哦,不,是一个时辰。你三天才背熟,真的是,蠢!笨!愚!”

陆云实在是分不清蠢笨愚之间的区别,奈何有求于人,被骂几句又不少块肉,并不在意,依旧笑脸相迎,要不是骂的是自己,光看老道骂人的那股利索劲,差点拍手称好了。

老道说完顿了顿,思及此番来意,端正神情,没有再对陆云冷嘲热讽了,提及了正题。

“我宗邵祖师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历时两甲子,终著《皇极经世》。

此书成文之时,山川动荡,地发杀机,星云变幻,天降神罚,祖师生生扛下了数九神雷,飘然飞升而去。

此书遗留于世,世间将其奉入“经”之列,与上古先贤之作并存。

然祖师之智,后人难企及其万一,数千年来,无人可知晓文之真意。”

说到此处,老道喟然长叹。

“世间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可叹邵祖师飞升太急了,若非如此……”

似是想到了什么禁忌之处,老道没继续说于陆云听,只是嘴上小声地骂骂咧咧。

“老神仙,小子有一问,既然没人学得通这本书,怎么就被封为《经》了呢?”陆云疑惑地问道。

这三天来,官道不是白走的,时而有同行之人,虽不敢交浅言深,但同行之时插科打诨般的闲聊,也能搜集到不少信息的,陆云也因此对修行有了最基础的认知,补全了世人应知道的常识,不会再像此前傻乎乎的问陈雄“怎么修行”了。

世上修行的秘诀,千千万万种,如刚刚老道所言,邵姓祖师呕心沥血创作出了《皇极经世》,还有人灵机一动,就“创作”了一门修行秘诀,且不论创作时间长短,前人所作的历史遗留、加上后人的推陈出新,形成了人类文明中浩若繁星的庞大修行功法库,而且这功法库还在不断增加。

陆云时常有个疑问,为什么江湖上修行之人,总要争夺这个古籍、那个古书,难道古时的功法都比当今的好?其实不尽然。

功法秘诀,很难类比纺织机,更新了三代、四代纺织机,那肯定是比一代、二代好的,生产效率的差异肉眼可见,对比之下,好坏立刻就能区分了。

修炼功法同样需要实践的检验,需要有人练,还要练的成、练的有效果。

越古老的功法,练的人越多,前人不断研究、总结这门功法的学习路径,让后人可遵循。

而且,每个功法的上限在哪,古老的功法是有迹可循的,比如某某人修行了《八卦金灵雷典》,飞升了,那这个功法就火了,大家都知道,这个《八卦金灵雷典》见效快、威力大、效果好。

所以,吃香的古籍,基本都是有名人效应的古籍。

功法的检验过程很长、很长,其间能影响的因素太多、太多,但是若将其置于岁月的长河中,那检验起来还是很简单的。

比如史书记载:某年某月某路人甲修炼《神鸢本无真法》,然后某年某月到达什么境界;某年某月某路人乙,资质与路人甲相仿,修炼《摧心碧云剑书》,在某年某月到达了什么境界,比路人甲快3倍……好,那如果你同时有《神鸢本无真法》和《摧心碧云剑书》,且都符合修行这两个功法的条件,你选哪个自然显而易见。

在前人不断总结的基础上,世间将功法分为“经、典、书、法”四个等级,以区别功法的威力、效果。

“经”级最高、“法”级最低。

近千年来,因为世俗文字含义的异化,比如许多不入流的功法名字也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