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仓城

第(1/2)页

随着张煌约定的新年开国时间的不断临近,现在的海东城原来的大宰府城外开始了不断的土木建设。

        不过,虽然开工建设了天地坛、宗庙以及包括各司衙署在内大批的建筑,但是至关重要的城墙扩建却没有进行,这一方面当然是因此海东城并非张煌中意的都城,另一方面自然也是局限于出售了大批官属倭奴、倭女后的人力不足。

        而且非但海东城的建筑如此,就是目前行省所属的三州各县也没有建筑任何的城墙体系,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和大陆上元帝国驰废各地城墙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除了海东的建筑群以外,当前百工司最重要的建筑工程是分布在乌栖、小郡等地的官仓。”

        百工司郎中林津报告着,两季征收、购买的近百万石储粮堆积如山,以至于各处的主要仓库已经无法安置,只能简单的装在草袋里暴露在野外,在这种情况下,官仓成为顺位第二建筑要务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乌栖等处的官仓完工后一共可以储备二千万石各色粮食。”

        乌栖等处官仓的建设不但要挖开地面,排走渗水,而且要用三合土夯实地基,再铺上条石地面,筑起厚达一尺高约三丈的夹砖墙,再封顶加盖铺瓦,如此才能建起一个储备十万石粮食的大型库房,而这样的库房,在海东城的南缘周遭一共要建立二百个,整个工程可谓浩大之极。

        “在乌栖等处直属于计部司的官仓建设完之前,百工司还要在各州州治建立归属各州计部署管辖的万石库房十五个,在各县县治建立归属各县计部科管辖的三千石库房三个。”

        按照百工司的规划,整个官库的建设工程以当前的官奴数量而言将是一个超过十年的长期项目,而且这还是在所有其他项目统统让路的情况下才能达成的。

        “在主上开国之前,百工司预计可以完成一个大型库房和三个州属万石库房的建设,至于各县三千石库房将在明年的规划中优先建设。”

        即便如此,还有超过二十万石的粮食不能入库,而一旦遇到风雨的话,势必将遭到不小的损失。

        “周卿,”听到这,张煌把目光转向计部司郎中周意。“先向各军拨付五万石军粮。”按照新征东军目前四万四千人的总兵力和一人一天二斤半的食量,这五万石军粮可以让各部吃上二个月的。“再把各级官佐去年未发足的俸禄全部下发。”这样又能解决差不多二、三万石的粮食储藏的问题,但巨大的仓储压力还是不能立刻解决。“再预发明年上半年的俸禄。”

        周意和林津的脸色顿时难看了起来,是的,这么一来官府的压力减轻了不少,但诸多官吏之家的粮食可要成堆了,尤其是像两人这样的五品官,在没有足够的金银铜钱发放俸禄的情况下,每人每月的月俸是二十石糙米,而半年就是一百二十石,还要加上之前补发的一部分粮食,少说每个人家中都要堆上近一百五十石的糙米。

        这副粮食垛子高高的景象对那些乡下小地主土财主来说,这也许喜闻乐见的,不过,换成两人这样的高官,却是看了就要作呕的。

        幸而他们两人的地位还不是未来公国最高的,联想到五位参议家中未来多达近两百石的粮食堆,周、林两人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不少。

        “剩下的应该不多了吧。”张煌盘算了一下。“现在倭人内战,粮食肯定紧俏,剩下的就向本州、四国各地销售,不过,这次不要其他的东西,一律给孤换成二十岁以下的倭女,孤要想办法让各军未婚的士卒都成亲了。”

        周意和林津对视一眼点点头,事实上,作为第二期开垦的目标,划分给所有新征东军将士的近六百万亩上等水田早就圈画好了不准授予新来的移民,只不过现而今劳力、军力都非常紧张,暂时没有授予下去,也没有足够的劳力开发而已。

        “林卿。”张煌话锋一转,又回到了最初的话题上。“关于明年陆续展开的各县县库的建设,孤倒有个想法。”看着作出侧耳倾听状的林津和周意两人,张煌组织了一下语句,这才说到。“孤以为,不管如何,县库就作为各县的重中之重而存在,因此孤以为,各县应该以县库为中心,至于县衙各所应该环绕县库而建。”

        林津大吃一惊,这是前所未有的建筑格局,之前的历朝历代只有有县衙为核心的,根本就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县库为圆心的。

        但是周意的眼眉一挑,心中窃喜,因为按照张煌的说法,这么一来计部的地位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