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趁虚而入

第(2/2)页

作出了放弃神社退往津房川对岸的和尚山城的决定。

        和尚山城是扼守进入伬馆川下游平原的要隘,也是户次家接手宇佐台地之后在和尚山、妙见山一线构筑的三处城砦中最大、驻防兵力最多、守备最严密的一座山城,原本是准备抵御东海军自北线进入的要塞,然而在突如其来的背后一刀面前,却成了户次家最后抵抗的堡垒。

        “已经查清楚了。”

        此战的参将龙威军副都虞侯杜牧向副总兵郭天报告着。

        “日军在伬馆川、津房川一线一共有三处城砦,其中位于和尚山西缘的鹰栖砦是户次家前哨警戒阵地,砦子不大,守军也不超过五十人,而位于津房川的北山砦原本应该有一百五十人,现在收留了从正专寺、院内乡广濑庄、小坂庄以及西海寺和砦下的百姓、武士,总数应该超过四百人,至于最大的和尚山城集中了香下庄、新洞庄的百姓、武士、宫司,人数应该超过八百人。”

        “该死。”郭天愤愤的咒骂了一声,当然他不是再骂伍阳的胆大妄为,而是为没有办法直接将虏获的奴口和物资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后方而感到失望。“看来咱们要在这多停留一下子了,宗休大师,你说呢?”

        “大人,”宗休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只见他拜伏下来。“大人,兵贵神速,再说了,别府那边可瞒不了多久的。”

        “是啊,是啊。”郭天点点头。“可若要押着这些百姓跟着南下,恐怕一来也拖宕了行军的步伐,另一方面恐怕也会惊吓了贵郡的百姓和士族。”郭天犹豫了一下。“若要是派人将这些虏获自原路送回别府,就怕会稍减了用兵日田的军力啊。”

        “大人,”宗休压低了头。“若是大人信得过,一万田家的武者可以为大人奉献自己的忠心。”

        “胡说!”

        郭天大声的斥责着,虽然他之前曾经对张煌有过不满,然而时过境迁,现在张煌是自己的主君,接受了筑上子爵封号和城井二万五千亩水旱山林的他自然已经不能再回头了,再说了,现在的军中布满了按察院的眼线,他可不想想邓涛这条饿狼给咬了。

        “什么向本大人奉献忠心,应该是向朝廷奉献忠心,向主上奉献忠心。”

        一万田家还没有彻底上了东海的船,因此宗休暂时还不了解东海和元廷到底是什么关系,因此自觉失言的宗休只能更加将身子贴近地面。

        “算了,不知者不怪。”郭天伸手在自己的佩剑上抚了抚,这才示意宗休起身。“你的赤诚本官明白,如今也只好这样了。”

        虽然东海的规矩是从军有功者当授予功民,但是郭天却不能自作主张,因此他准备没下一万田家的功劳,只是给予了口头的表彰。

        “来人,命令宝应军押解奴隶和物资归还别府主队,其余各部,休整一日,明日开往玖珠。”

        “几位大人,知道元寇顿兵不前的原因了。”

        时间又过了几天,当东海军押解物资和奴隶的队伍与发现东海军再度消失后的户次家的报信使者先后出现在别府平原上之后,一切都似乎真相大白了。

        “元寇出兵宇佐台地,院内、安心院东条、安心院西条、安心院南条等乡遭到元寇劫掠,六百领民与武者被杀,二千余领民被掠,十二处寺院、神社被毁,户次家和当地地头、地侍损失惨重。”

        要知道户次家是被改易到宇佐郡的,原本和当地的百姓就恩义未结,只不过看着户次家能建城建砦保卫地方,才跟当地效忠少贰家的地头相安无事,现而今东海军的攻掠彻底破坏了双方默契的基础,户次家内外交困,现在的情况也大而不妙。

        “另外,”大野五郎看了看众人。“根据在山上躲避元寇的百姓报告,元寇一部数千人向玖珠郡杀去,主公已经派人向一万田家报讯去了。”

        “一定有内应,否则元寇怎么会了然山中的道路。”大神鬼濑高声打断了大野的话。“该死的混蛋,不要让我知道是谁里通了元寇,否则我一定把他挫骨扬灰了。”

        “元寇有没有内应现在并不重要了。”看着有些骚动的众人,大野摇摇头。“家督大人已经得到确切的情报,我等当面得到元寇不足五千势,因此跟田北广泰大人商议之后,作出了击溃当前决定。”

        难得田北广泰和大友亲时、大友贞亲捐弃前嫌,众人应该高兴才是,然而所有人的脸色沉重,原因无他,尽管当前的东海军只有五千人不到,但是大友家加起来也不过只有六千人不到的兵力,以这样的微弱的优势,要想战胜屡战屡胜的对手,所有人的心情都格外的沉重。

        “几位大人,请放心,本家已经向日向的守护代岛津久安大人请求援兵,日向岛津家已经答应出兵一千五百势,此外伊予朝廷也同意向本家支援五百人,如此,我军就有了绝对的优势。”

        “那万一元寇退兵怎么办?只要守住了立石垰,元寇随时随地能再次进入速见和国东,而咱们又不可能一直保留数千人的军势。”志贺高氏虽然乐意见到如此的局面,但是还是忍不住提出了疑问。

        “退兵才好,元寇不是还有几千人深入玖珠郡了嘛,用唐人的话来说,咱们正好瓮中之鳖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