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分封和族(2)

第(2/2)页

眉头一竖。

        “大胆,”绝大多数的声音戛然而止,只有一两个反应较慢的还在交谈着。“来人,将这两人拖出去。”张煌当即杀鸡儆猴。“交有司论罪。”

        剩下的和族封爵大惊失色,错非公国律法明令不准叩首,他们就要趴下来大气都不敢出了。

        于是张煌就坡下驴,没有深究下去,而是就对马的事说了起来:“对马虽然地域远较壹崎要大,但是开垦的耕地却是极少。不过对马又临近高丽,有通商之利,孤的水军也在对马设立一个水寨,就不知道几位卿家愿不愿意辛苦远航。”

        在场的和族封爵都纷纷盘算起来,张煌说得不错,对马向来贫瘠,仅有的耕地也是沿着小小的河溪分布在海边的高山峡谷之间,土地狭小不说,而且分散,因此只能靠水路交流。不过对马素有号称八十二浦的无数天然良港,若是从事商贸倒也有利可图。

        “据说对马山中还有铅矿,”张煌趁热打铁着。“孤愿意大量收购矿石和铅锭。”

        这是一石二鸟之计,单凭分封过去的几家拥有的人力,绝无开矿炼矿的可能,而张煌可以趁机从中做些手脚。

        “所缺人力,诸卿也可以从和族庶民中招募,所缺费用,孤也可低息借贷。”

        “主上。”被赐井姓的原长井氏当主井秀秋鼓起勇气问到。“臣下草草通读公国律法,知道领主无权开采矿石,而且届时采集了矿石凝练,若是自用也就罢了,出售的话还要缴税。”

        “卿说的没错。”张煌截断对方的话。“不过,孤可以授权领主开发矿产,唯当地领主需要每年缴纳一笔矿税而已,至于交易货物为公国官府和买则可以免税。”为了让这些和族领主安心,张煌详细的解说了一遍。“矿税约为矿石价格的四分之一,无论怎么算,各地领主还是有利可图的。”

        “听说宗氏的余党还活跃在对马一带。”赐以祁姓的祁答院氏当主祁盛不安的问道。

        “区区残寇,孤会安排蓝旗军替诸卿驱逐的,另外,东海的水军不是也在对马嘛,可保尔等海路无虞。”

        “那每年冬夏两季至海东城的朝觐怎么办?”始良男爵史高近继续追问到,若是能以海路遥远为借口取消一次交参的话,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入藩对马都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利益。“能不能改为一年一参呢?”

        “这个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是无故不按期朝觐,则按叛逆论处。”张煌不过对方继续讨价还价的余地。“诸卿可是想明白了,日后水路畅通,来往对马与九州之间也不过二、三日的时光,谁要是胆敢据两岛而自立的话,大军朝发夕至,灭顶之灾就在眼前的。”

        “臣愿意入藩对马。”被张煌这么一吓,史高近退缩了回来,但井秀秋却站了出来。“还请主上将对马赐予臣下。”

        “臣也愿意。”祁盛想了想也不甘人后的站了出来。

        “二卿不要急,依照公国律法,对马足够册封一个伯爵领了,”张煌满意的点点头,男爵留在九州倒也好消化,关键还是几位和族子爵。“足够容得下你们两家,这样,祁卿领原对马国上县郡,井卿领原对马国下县郡。此外上县和下县各有一镇由公国直领,卿等尽管放心,孤不会抛弃几位卿家的。”

        “多谢主上,臣还请主上恩准招募八百庶民以开铅矿。”祁盛要求着。

        “八百怎么够,孤允你招募一千五百户。”张煌顺水推舟的大手一挥。“井卿这边也是一样,除却应有的开垦丁户以外,也允卿招募一千五百户。”张煌站了起来,在椅子后踱了几步。“孤会通过度支司,二卿可以一分利息预借一年之粮,只要铅矿开采出来,一切可以用矿石或铅锭归还。”

        两人拜伏而退,剩下的十几位张煌暂时也失去了继续分封的兴趣,于是也不顾他们患得患失的心情,挥手让他们退了下去,只留下西园静仁一人。

        “大师,孤留大师下来的用意,不知大师可曾明白。”

        “和尚明白一点,就不知道和尚所猜的合不合主上的心意。”西园静仁一直就明白张煌让自己来并非单纯的充当翻译那么简单,至于张煌的用意嘛,听了这么多和族领主的分封,他也揣摩出几分。“主上莫非是向让和尚的门徒到这些领主的封地去传播佛主的意旨。”

        “大师果然有几分道行。”张煌笑了起来,没错,一方面要禁止和族信奉神道,另一方面在汉化之外还要利用佛教来奴化,而后一点只有西园静仁和宗休的门下可以做到了。“没错,孤希望在壹崎和几处子爵领内能出现禅宗的寺院。”

        “能扩大我派的传承,静仁敢不从命······”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