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以东海利益为先

第(2/2)页

果不出意料的话,南朝已经再度向我方驻今治的商馆提出购买焙烙的要求。”

        “还以为日本人已经吃透了焙烙的生产工艺呢?”

        张煌冷笑一声,因为缺乏足够数量的兽筋,东海无力大规模的生产新式的投石器,所以兵工处已经全部的精力用在了威力更大的铜炮之上,焙烙虽然还在生产但生产的数量并不多,而这些出售给日本人的特意加料的焙烙就更加少了。

        “没有想到还要采买,也好,这次就搞一票大的。”张煌立刻招来了水军司郎中程唐。“程卿,给鲁卿的船改造好了吗?”

        “已经改造好了。”

        程唐满头的雾水,按道理这个问题要问刚刚由水军司员外郎转任兵船处督办的何春华才是,怎么会让自己回答,不过既然张煌问了,他这个主官自然不能答不上来。

        “一共是四条三百石的快船,一条三千石的海舟,快船上装一部石砲,海舟上装三部石砲,总计一共是七部石砲,此外兵船处还剩下三部从兵工处移交而来的石砲。”

        “卿立刻下调令,将这剩下的三部石砲转交礼宾司日本科。”张煌下完这道命令,就让程唐下去,摸不着头脑的程唐向在场的几个人看了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别人又没有解释,他只好悻悻的退了下去。“礼宾司那边,汤卿可以交代一下。”

        “臣明白,”汤英自然知道虽说礼宾司是负责对外的商贸问题,但实际上操作的人确是职方房的人。“只不过这个演示和售价怎么定夺?”

        “杨卿,”张煌看了杨伯玉一眼。“给鲁枭雄下命令,调他一艘轻快船回来,”杨伯玉点头称是,汤英也自然接下来该怎么做。“至于售价嘛?焙烙的价格不变,还是一枚一百五十贯,石砲的价格要高一点,先开日本人三万缗一部,低于一万缗不要谈了。”

        “主上,就怕日本人没有这么多钱呢?”汤英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对于张煌的要价他也有些觉得不可思议。“上次日本人就采买焙烙就曾拖欠了咱们的钱款,现在这个价钱更是不可能被对方接受的。”

        “没关系,”张煌笑了笑。“日本人没有钱,但是日本人有银矿和金矿。”银矿和金矿?一下子汤英更加迷惑了。“南朝买不起,你们不会出售给幕府嘛?”

        汤英一惊,没有想到张煌居然打的是两头吃的打算。

        “想来幕府也不会有如此多的钱数。”这也是真真笑死人的事情,堂堂日本一国居然从国库里拿不出十万缗铜钱来,说出去一定会让一直以为日本富得流油的元廷失望之极的。“就跟幕府要求石见银矿的开采权,若是幕府舍不得,就直接要求用佐渡岛作为抵押,钱款付清之后归还,但抵押期不得低于十年。”

        十年,还真不是张煌小看了幕府,要知道按照现行的驴打滚和利上加利的习惯借贷方案,幕府也决不可能轻易的在十年内筹措出三倍于借款的本息来,时间一久,张煌自然可以顺理成章的将这个有名、但难开采的黄金岛变为自己的私产。

        “若是南朝最终决定购买的话,那么可以用但马的银矿、铜矿开采权来交换。”

        从平安时代就开始开采的生野银山和明延铜矿也是张煌垂涎的目标,若是能通过不流血的手段获得的话,对于实现东海现阶段的贸易立国是有着绝大的帮助的。

        “臣知道该怎么做了。”

        张煌说的轻松,但实际上要达成上述的目标是极其困难的,佐渡岛姑且不说,石见银山、但马的银、铜矿都涉及当地领主的利益,南北朝之间绝对不会为了某一样并不足以改变全局的武器而驱赶站在自己一方的土豪到敌对的阵营中去的。

        “卿且下去吧。”汤英领命而去,张煌的目光转回了沈鸿的脸上。“伯鸾兄,现在你又该发现抄掠尚庆、全罗两道的好处了吧。”

        “主上,从日本获得金银铜矿尚且还不能确定,而且掠夺高丽人口,未免不让丽人功民屯户失望,此间利弊,主上还要考虑周全了才是。”

        没有想到沈鸿还是转不过这个弯来,继续反对张煌动用蓝旗军的盲动。

        “你呀,你呀,”张煌看着无所畏惧和自己对视的沈鸿,连连摇头。“卿是准备做孤的魏征呢,也好,孤也不是听不进意见的人。”

        张煌沉思片刻,作出决定:“这件事孤会让崔平跟崔家也通报一声,总归要两家都摆平了才是。”

        李雄张口正欲分辨,张煌却站了起来:“无论如何,一切当以东海利益为先,其他的什么,以后再说吧······”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