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论是非曲直,舒不平之气

第(1/2)页

  第二次来到此处,再看整个山形地势,确实如这老道所说。
  原本和缓灵秀,如同俊美面庞一般的山势,却因为这处巨大凹陷,而变得极不协调。
  “孙神医……你看,贫道该说的也都说了,  东西你也都拿去分了。是不是可以不杀我?”
  “可以啊。”
  “贫道从今以后定会洗心革面,你又何必赶尽杀……嗯?可以?!”守冲散人大喜过望。
  “是啊,我可以不杀你。”孙邈正在认真的看着墓外的石碑,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着他的话。
  这块石碑上简单的刻了这位杜天仇将军的事迹。
  佑丰二年,十六岁的杜天仇赴关内道北疆投军,从小兵做起,  在边疆战事中屡屡立功。
  赢了是小兵中的MVP,输了是小兵中的SVP。
  由于武力值突出,  被上官看上做了个小小的伙长,将与他同村来的十几个少年交由他统领。
  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但凡有命令,别人能完成就不错了,他这一伙人却总能超额完成任务。
  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会思考,往往能大致想到上面这道军令是为了什么。
  只要上官没有对完成形式做出明确要求,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除了结果一致,过程往往已经和上官的设想大不一样了。
  既不违抗军令,还把取得的成果都归结到上官领导有方,用兵如神,自己只是奉命行事……
  这样的兵谁不喜欢?
  于是杜天仇就开始了自己开挂一般的军旅生涯,从伙长到队长,从队长到营长。
  官儿越大,立的功就越大,还会做人。
  功名都给上面人,实惠都给下面人。
  他只要两样东西,  人心和兵权。
  很快他便在朝中崭露头角,  被人看中提拔。
  佑丰十二年,十年的时间,年仅二十六岁的杜天仇从一个消耗品小兵,一路升到了朝廷的正五品定远将军。
  作为一个朝中无人的纯草根儿,这履历堪称军中奇迹。
  手握边疆军权,一时间风头无两。
  坐上将军之位的杜天仇表示,他来边疆投军,就为了三件事。
  打蛮子、打蛮子……还是他妈的打蛮子。
  军马不够战阵来凑,杜天仇结合先祖兵书再加上自己改良,发明了大安朝边军威震塞北的叠翼阵。
  同时在武器军械方面,发明或者改良的专利也不计其数,比如弓弩在他的改良下就大大提升了射程和威力。
  在此基础上,叠翼阵应运而生,长矛阵加强弓硬弩,接敌时两翼轻骑兵收拢后撤,像一对叠起来的翅膀,故名叠翼。
  几番交战,甲胄简陋的北蛮子骑兵冲锋对上杜天仇的步兵军阵占不到丝毫便宜,甚至在强弓硬弩下损失惨重。
  可一旦想利用机动性后撤,  两翼的轻骑兵立刻展开追击缠斗,也不硬打,只牵制对方等待自己的步兵阵赶到。
  自从杜天仇当上将军,北蛮子很快便陷入了打不过、跑不掉、绕不开的窘境。
  屡次创造了以步克骑的神话,而且战损比极其夸张。
  孙邈看着他的辉煌战绩,也想起了自己民族历史上的诸多英雄将领故事,一时间看的热血沸腾。
  然而碑文就在此处戛然而止,最后一年发生了什么,碑文只字不提,只以“佑丰十五年,殒于沙场”匆匆结尾。
  再结合遗体只被发还,而没有按照规格厚葬,官差对此三缄其口,孙邈便脑补出了不少现实中的案例。
  岳武穆、戚继光……等等功勋卓著却下场凄凉的一代名将在他脑中闪过。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最后一缕阳光正飞速退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