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第(1/2)页

第二日一早,宝钗先到贾母处请安。

        请过安后,便和众姐妹一起到王夫人处请安。

        正走时,见几个丫头并老婆子迎面走来。“来了好些个姑娘、奶奶们,我们都不认得,奶奶、姑娘们快去认亲。”

        李纨最是年长,笑着问道:“说明白些,是谁的亲戚。”

        “奶奶的两个妹子。”

        “大太太的侄女”

        “还有薛大姑娘的妹妹。”

        “听说薛大爷的兄弟也来了”

        “我们正去请大太太呢。奶奶姑娘先去吧!”

        莫非是薛蝌和宝琴来了。难怪昨日心里直突突呢!竟是这般心灵感应,一时想起又是近期又是好笑又笑。

        “准是我家薛蝌和他妹妹来了。”宝钗说道。

        “我们婶子上京也能凑成一起,真是件齐事。”李纨也笑着说道。

        ……

        一起到王夫人上房,果真见到乌压压的一大群人。

        宝钗一眼就看到了宝琴。

        正准备说两句话时,王夫人说道:“正好人也齐了,一起去给老太太看看。”

        只匆匆见完礼后,一群人齐出发到贾母房里。

        宝钗走在后面,和宝琴并着走,同她讲悄悄话。

        “一路风霜,多少辛苦了。”宝钗说道。

        “来时坐船里,倒也还好。当时正赶上王家上京,哥哥便我带着一起来了。姨妈呢?”报请回道。

        “我已经派莺儿去请了,应该一会儿在老太太房里就可以看到了。”

        “堂兄近来可好?”

        “哥哥他两个月前离京做生意去了。”

        “真的?”宝琴的一双杏眼瞪得大大的,“姨妈放心?”

        “这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放别人身上是小事,放在堂哥身上,那便是太阳从西边出来的大事。”

        “好歹是你堂哥,多少给他留些脸面吧。”

        “没关系,我会在堂哥面前装得乖乖的。”

        “你啊!”

        “这我们可得好好地摆酒庆祝一下,庆祝一下,一是庆祝久别重逢,二是预祝堂哥生意顺利。”

        “你呀,怎么生得这么张嘴,一会儿老太太定会留你们吃饭的。”

        “那可不一样,我原是上京投靠姐姐的,姐姐竟一餐饭都舍不得。”说着竟假意抽泣了起来。

        “行行行,等一会儿见过老太太,若是没有安排,我和妈为你洗尘。”

        “姐姐最好了。”

        ……

        就这样,两人在一行人中一路悄悄聊到贾老夫人的房间里。

        贾母本就是爱美的,见那四个水葱一般的闺女高兴得不得了。

        看到薛宝琴更是喜欢得无可无不可,竟是逼着大太太认了干闺女,命她跟自己住,竟是要亲自养活。

        一面命人将礼物收了,又一面吩咐人留饭。

        正吃着饭,传来了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携家眷上任。贾母舍不得湘云,就接她过来园子里住。

        前不久哥哥外出,宝钗已经把香菱接了进来。这会子,湘云进来,也是要和宝钗一起住。

        这下子就像是话匣子遇到了金钥匙。一打开便收不住地聊个不停。

        香菱更分外珍惜这个能和湘云聊诗的机会。煞有介事地品评。什么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

        宝钗因笑道:“我实在是聒噪得不行,一个个女孩儿家,竟一本正经地论起诗作来。依我说,竟不必自谦了,只在这呆着,以免日后“三请”的时候不在“隆中”。”

        “好姐姐。这又是什么典故?”湘云问道。

        “我瞧着二位信誓旦旦、妙语连珠,颇有一万个人也没有你们吵的。若舌战群儒的起来也未必落于下风。必是难得的人才。”

        湘云、香菱听了,都笑起来。

        正说话间碰着宝琴进来,穿一件金翠辉煌的斗篷,一看就不是俗物。

        宝钗忙问道:“这是哪里的?”

        宝琴笑道:“因为下雪,老太太找出来给我穿的。”

        “怪到这么漂亮,原来是老太太的东西。”香菱说道。

        湘云倒是识货,一眼就看出来了,“可不是嘛,这凫靥裘,老太太也只这么一件,就是宝玉要,也不给穿,可见她疼你。”

        “我只知道它漂亮,竟是这么稀有。”宝琴脸上的喜色更甚。

        说话间,老太太的丫鬟琥珀笑着走来,“老太太说,叫宝姑娘别管紧了琴姑娘,她还小呢,让她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要什么只管要去。”

        宝钗忙起身答应了。

        她与宝琴本是姐妹般亲近的,被这么一交代,反有些难受。

        待琥珀走后,推着宝琴笑道:“你到老太太那儿去吧。我们这座窄庙,竟供不起你这大佛了。我就不信,我哪里不如你。”

        正逢二六十七,家眷入宫前,传出一道旨意,除夫人外,也可多带几个同族妹子,一同叙叙、乐乐。

        王夫人回禀了贾母,贾母笑道:“那王宫里不比别的地方,若失了礼数,让人笑话不好。若人少,别说咱家不会调理姑娘,依我看带着颦儿、宝钗、宝琴、探春、湘云五个人入宫。探春是娘娘的亲姊妹,黛钗二人又是娘娘曾亲口夸过的,湘云、宝琴又是那般的品格,娘娘定会喜欢的。”

        谁知,这旨意竟不是元春娘娘传出的,而是太后的。

        入宫的时候,有掌事太监和宫女引路。说是几位姑娘没有品级,只在别处先候着,等娘娘传召才可以觐见。便和王夫人、邢夫人分开了。

        一群姑娘竟是被宫女引到太后娘娘的寿康宫。

        宝钗心下疑惑,问出声来,“这寿康宫历来是太后居所,为何将我们引到这儿来。”

        “奴婢不敢撒谎,是太后娘娘听说贤德妃娘娘有几位极聪慧、漂亮的妹妹,特地请小姐们来的。”

        “小姐们请在此处候着,容奴才进去禀告。”

        一会儿,另一位宫女从里面出来,小姐们,太后娘娘有请。

        没有宣召、没有圣旨,就这么突兀地把他们叫进宫里去。

        大家心下狐疑,却也是不肯多说一句话的。

        进了正殿,娘娘正坐在上头,早有宫女拿出软垫子来。

        宝钗一行人忙跪着请安。

        “都起来吧。”那太后娘娘笑道,“本宫见那元春那姑娘就知道,她家的几个妹妹都是好的,今儿算是瞧着了。”

        “一把水葱掐的,真是各个都好。快凑近些,我细细悄悄。”

        待几人走进又细问了年岁、名姓。

        听了黛玉、湘云竟是自幼父母双亡,太后也难免恻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