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出宫

第(1/2)页

陈蔚自然是知道他在说什么,今天说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听到陈之乾说了一句关于朝堂之上的事情,听这语气也不像是说给她听的,一时之间不知道该不该回答。

        她当然知道宁南暴雨的事情,这原是书中的情节,宁南暴雨来得突然,田地稻子收成惨淡,许多低洼地区被淹没,流离失所的百姓达到十多万人。

        要知道,大朝国百姓不过才一百万左右,而且宁南地处温暖湿热的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一年两收,是大朝国的重要粮仓,如今却遭到这种重创。

        如果不妥善处理,恐怕来年也会受到影响。

        陈蔚很清楚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引出了秦之宛。

        原书中是秦之宛解决的这件事情,因为今年宁南受到水涝灾害,不但没有粮食上贡给朝堂,还得朝堂发下粮食救济,而且这次水患灾害对宁南的影响绝对不止会是一年两年。

        大朝国是大国,但不是粮食大国,有很多限制因素。一年收成就那么些粮食,每年分拨给军队后,还有各种用处,最后剩下的并没有那么多。

        大朝国军队实力一向强大,军队人口也多,每年给军队的待遇都很优厚,这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地人愿意自愿加入进来。所以军队每年都需要大量粮食,一年收成近乎一半都被军队拿走了。

        这也是有前提条件的,东方大陆本身就不统一,虽然大致上安静了这么多年,但私底下暗潮涌动,王国之间小隔阂和小战争很常见。

        大朝国能这么多年都没有战乱,也是因为有这些军队的镇守。

        没有战乱,也不代表着和平,不知道有多少王国看着大朝国会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今年本就没有收成,还要给军队这么多粮食,国库很难全部拿的出来,势必会给军队那边少一些,但军队那边的人其实这么容易就割舍的?这比往年低了很多的待遇,自然是不会让那边的人满意。

        王国依仗的军队,任其成长之后,也必然会对王国有所限制。

        其实这也是大朝国制度本身的问题,大朝国建立也没有一百年,各种体制不完善也很正常,原本就是地方割据势力,最后形成的王国。

        形成王国后本身是要限制这种地方势力,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必须要依仗这种地方势力,所以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是这样。

        动也动弹不得,内忧外患,大朝国本身就是外表光鲜,其实内里许多矛盾已经隐隐要暴露出来。

        借着这次水患,只是浮现了一些而已。

        陈蔚很能理解陈之乾的心情。

        她同时也想借着这个机会,接近一下秦之宛。

        原书是太子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转交给了秦之宛来办,当时秦之宛作为他的门客,这事办的十分漂亮,给太子涨了不少声望。

        陈蔚知道秦之宛是怎么做的,但是她没有抢功的意思,这个于她来说没有太大的作用,不如抢先一步,做个顺水人情,直接把秦之宛引到皇帝面前来。

        这个时候,秦之宛和太子应该还没有产生交集。

        她知道秦之宛的目的,这个忙不仅太子能帮,自己也能。

        一瞬间,陈蔚已经想好了说辞。

        她侧头看向站在一旁观赏雨景的陈之乾,说道:“君父是在为粮食发愁么?国库内拿不出来的,不代表商人没有。”

        陈之乾问声愣了愣,问道:“商人屯聚牟利,能这么轻易让他们拿出来吗?”

        他不看重商人,一直以来,商人都不稳定,哪里有利益就往哪里去了,还会在国家之间流窜,一但国难当头的时候,便唯恐天下不乱,自己坐收利益,道德浅薄,是最没有担当之人。

        对于这群人,不见利益不撒手,如果采用强制的办法,他们便跑了,还会给自己落得一个差名声。

        陈蔚一眼就看出陈之乾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暗自翻了个白眼,语重心长地说道:“君父,没有粮食就买,难道不是这么个道理么?很多时候很简单的事情并不需要想太多。”

        “那要是有人不愿意卖呢?诺儿,不是有钱就一定能买到自己想买的东西。”陈之乾笑了笑,认真回答陈蔚的问题。

        “那不能向其他人买么?不能让别人帮自己买么?就没有人愿意卖这个东西了么?”

        陈蔚三连问直接将陈之乾短暂地问懵了一下。

        以朝廷的名义去买,朝廷自然不会让那群商人哄抬物价,这样,那群商人自然是不乐意卖,而且国内最大的粮食产量地区遭灾害,国内今年的粮食也不会多,价格自然是要往上涨的。

        如今这群商人估摸着早就收到风声将粮食抢购一空了,等朝堂去收购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他们的消息可不比宫里慢多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