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当年龙城大捷,可是卫青的成名之战

第(1/2)页

第156章  当年龙城大捷,可是卫青的成名之战!

        汉朝初年。

        刘邦一瞬间也有些许惊讶,随之而来的便是满腔的欢愉和自得,这便是他的诗,如此的雄浑厚重,如此的博大豪迈,于这广袤的天地之间留存下了大汉的辉煌气势。

        只是他虽然脸色喜悦,心中却不断盘揣摩着最后一句诗,守四方很好,但是为何最后要安得?

        他为何如此的渴求贤才?

        当然,他从始至终现在、过去,哪怕是将来,都在渴求贤才,他永远不会嫌人才多,可结合前两句时,再加上“守四方”的愿景,莫不是未来的他陷入到了将领不足,无法镇守四方、平定各个诸侯又或者外敌的情况?

        ——

        汉朝,元狩四年。

        刘彻看着第一首王昌龄的诗句也是喜笑颜开,虽然早早的知道了自己未来,打击了匈奴,振兴了汉室,但能够得到一位诗人写出这样流传千古的诗句,他怎能不喜?

        这句话难道不就是在说龙城飞将让胡人无法跨过阴山入侵大汉吗?

        这难道不是对他这个皇帝的一种肯定吗?

        在他看来,其中的龙城飞将必然是指卫青,当年龙城大捷,可是卫青的成名之战!——

        唐朝,贞观年间。

        汉朝的各个君王们个个心满意足,而唐朝的贞观群臣们却不知该喜该忧。

        这个王昌龄是他们大唐的人,那么他的诗作即便有可能在描述汉朝,但也必然是为了暗中揭示大唐的情况,借古讽今。

        那么这个王昌龄的诗句究竟在大唐的哪个时间段出现的?

        当时的大唐又将遇到什么问题?

        而至于这两句诗其实很容易理解,无非就是将士们从军出征,守卫边疆,保卫国家,将生死置之度外,纵使马革裹尸也要为了身后的家园而奋力作战。

        可此人的后两句诗当中,到底是在怀念汉朝时的龙城飞将卫青,还是在反映当时大唐的情况?

        胡人的战马渡过了阴山,入侵大唐!

        【彩蛋二: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汉·曹操)】

        【汉末盗贼如牛毛,千戈万槊更相鏖。两都宫殿摩云高,坐见霜露生蓬蒿。渠魁赫赫起临洮,僵尸自照脐中膏。危难继作如崩涛,王朝荒秽谁复薅?(南宋·陆游)】

        ——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在心里细细揣摩着“淮南弟”、“刻玺”两个词,不断思索着这究竟是未来的哪个时间段发生的事情。

        这两句话的意思一目了然,淮南有人称帝,北方有人刻下天子的玉玺,只是不知是打算自己称帝,还是另外拥护天子?

        而且做此诗的人居然还是那曹操,倘若是在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曹操对袁绍下手的时间段,那这个“弟”字上面应该还有一个“兄”吧,莫不是袁绍袁术兄弟两人?

        而关于后面描写的汉朝未来的内容,刘恒也只能叹息一声,无力回天。

        且不说那是未来的事情,他自己根本活不到那个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