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米国的伪中产阶级

第(1/2)页

“听说姨妈一家是在米国纽月定居?”

        听到别人问起自己,杨思英习惯性的开始吹嘘起来:

        “是的,我们在纽月生活了好多年,是地地道道的米国中产阶级。”

        “哦,是么,那你们的年收入是多少?我记得衡量中产阶级的标准是,一个五口之家最低需要54万美元才能达到中产,高级别的中产家庭要达到162万美元。”

        杨思英没料到丁原香一上来就问这么敏感的问题,他们的年收入只有68万美刀,是地地道道的伪中产阶级。

        但在外人眼里,打死都不能承认。

        杨思英胡乱编道:“满打满算差不多有11、2万美刀年收入。”

        杨思英一回蒙混过关,却没料到丁原香继续问:

        “哦,那你们一年要缴多少税?”

        杨思英哪知道。

        “大概……缴了2万多。”

        “不对吧,我记得纽月的个税要求,是按照30来收,起码要缴税36万美刀。”

        丁原香语重心长地对陈飞进的姨妈杨思英说:

        “姨妈,如果是漏缴一定要去补,一旦被发现要面临高额罚640款。”

        “我修过米国法律,如果你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大的话,要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米国住了十来年的杨思英怎么可能不懂,她只是随便报了个收入,哪想到丁原香较真了。

        其他人可不知道这些,杨艳梅担忧说:

        “思英,你回去要赶快补缴税款,要是因为漏税而进去,那可就糟了。”

        被周围人数落了一通,让杨思英很没面子。

        然而,丁原香并不打算放过他。

        丁原香翻开相册,看到了全家福。

        “你这通用汽车是入门级的吧。”

        “这里位于纽月郊区,我记得上班通勤时间至少要一个小时。”

        “你们这个房子,好像位于旁边的新泽西洲,如果你们去纽月,坐地铁每天单程就需要一个半小时吧。”

        杨思英怎么能想到,丁原香凭着一张照片,就推断出了她家的区域。

        “没……没有,是在纽月郊区。”杨思英是打死都不会承认,这就和20年后,住在帝都烟郊的人,离得再近也不是帝都。

        “房子我记得是售价是20万美刀,我读书的时候看过,位置不是很理想,我没考虑。”

        “两个小朋友上daycare一个月要花多少?”

        “1美刀?这么便宜,我记得好一点的一个人就要15美刀。”

        “一辆车应该不够吧,车在米国是生活的必备工具,他们那边的公共交通并不完善。”

        “除了大城市外,没有国内品种齐全的交通工具,我建议还是再买一辆车吧。”

        杨思英不会说,自己算是半个全职太太,基本上用不上车。

        丁原香语重心长说:“在米国,公立学校不能上,而要上私立学校,则需要有配套的学区房。”

        “每个月除了房贷车贷,地产税,生活费还有各种保险外,应该所剩无几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