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聂惟真篇(六)

第(1/2)页

方回锦衣冠冢立起来的那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1。

        聂惟真一身白衣黑裙站在墓碑前,静静地注视着墓碑上的黑白相片

        这张照片是方回锦大一入学时,学校统一拍摄的照片,相片上的方回锦十六七岁的模样,微笑着注视前方,眼角藏了一丝哀伤。

        聂惟真知道,这份哀伤是因为方回锦那时正经历着丧母之痛,她的母亲在她收到f大录取通知书的前一天过世,在她人生最为重要的一刻缺了席,以至于她将这一份悲痛体现在了入学的照片上。

        听墓园的守园人说,每次方回锦来看姥姥姥爷还有她的母亲时,都是带上两束花,今日聂惟真带了三束,两束分别摆在了方回锦姥姥姥爷的合葬墓和她母亲的墓碑前,还有一束被她放在了方回锦的碑前。

        聂惟真来之前,便已下定了决心要去寻找真相。出于权宜之计,前几日钱老给她看玉珠时,她用一招偷梁换柱将警方送来的玉珠换了出来。

        如今这衣冠冢内的玉珠,是聂惟真凭着记忆和警方的照片,让人临时打造的另一件赝品。送来的玉珠本就是赝品,她不过以赝品换赝品罢了。

        假玉珠的事聂惟真并不打算告诉周明柔,玉珠被掉包的背后,到底是因为内部有人见财起意,还是有人想掩盖方回锦遇难的真相,现在尚不清楚,越多的人知道就越打草惊蛇。何况她手中并没有证据证明警方找到的玉珠是假的,已经盖棺定论发了公告的事,想重启调查没那么容易,警方不可能只因为玉珠的材质同她记忆中的有偏差,就推翻结论。

        聂惟真思来想去,这件事也许只能靠她自己,只有她掌握了一定的证据证明玉珠被人掉了包或是证明方回锦死亡的背后另有真相,才有可能重翻旧案。

        “小聂啊,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回新西兰去吗?”仪式结束回到以后,钱老关心地问起聂惟真接下来的打算。

        “暂时先不回,”聂惟真插在上衣口袋中的左手紧紧贴着换出来的玉珠,她无法将真实的打算说出来,只能编一个借口,“我要替哥哥去其他城市办一些事,先不回新西兰了,钱老你们呢?什么时候回浦江?”

        “我们明天就走,既然聂小姐自己有打算,那么我就祝聂小姐事情顺利了,”钱老从小刘手上接过一个袋子交给聂惟真,“小方没有亲人和后人,奚县的房子和里面的东西只能交给国家处理,这袋子里是小方的照片,小刘去交接房子的时候,申请来的,给聂小姐做个纪念,也不枉你来这一趟了。”

        聂惟真赶忙双手接过,“谢谢您了,也祝您一路顺风。”

        第二天,钱老一行人离开奚县,聂惟真换了个酒店,独自留在了这里。

        她虽然决定好追查方回锦遇难一事,但是却没有思考好怎样追查下去。之前她想过从玉珠的材质和做工入手,看能不能找到卖家,但是这个方法无异于大海捞针,运气不好的话或许找上个十年八年都找不到。

        既然这个方法不可取,聂惟真便只能另辟蹊径。她分析过玉珠被掉包背后的原因,其一是有人见财眼开,但是这种可能性很小。周明涵他们找到玉珠后立即将玉珠送去检测,没过几天便对外发布了消息,若是内部的人掉包了玉珠,只能在检测之前。聂惟真从钱老手中换出玉珠后第一时间研究过,除了材质和刻痕,假玉珠同她记忆中的别无二致,而找到玉珠和送去检测这其间的时间差根本不够再复制出一个九成像的玉珠。

        那么便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有人提前做好了假玉珠,故意放在案发现场,从而推动警方确定被害者的身份。

        聂惟真觉得这个猜测更为可能,如果没有那张无意中掉在现场的高铁票,这枚玉珠极有可能会成为现场唯一能够确定方回锦身份的物证。

        可是为什么会用假的呢?直接用真的不是更加可靠吗?即便对方觉得自己的安排万无一失,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对方愿意冒着风险偷梁换柱,只能说明要么真的玉珠不在手上,要么真的玉珠还有其它用处。

        无论哪一种,可以肯定的是,对方必定是对方回锦十分熟悉之人,熟悉到知道她有一枚一直戴在身上的玉珠,知道玉珠的样子,甚至知道玉珠上的刻痕。

        从她这几日的旁敲侧击来看,方回锦几乎从不将玉珠轻易示人,玉珠上的刻痕,可是连跟方回锦当了七年室友的褚嬴和商漾一都不知道,说明对方对方回锦的熟悉程度,竟然超过了朝夕相对七年的室友。可是从周明柔发过来的资料以及这几日跟褚嬴和商漾一的交谈观察,方回锦身边分明没有这样一个人。

        听褚嬴和商漾一说,方回锦性情温和,是个极好相处的人,但同时,褚嬴又告诉她,“我总觉得阿锦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条泾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