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九十九回林南一修道克人欲张真人意外现原形

第(1/2)页

上回书说到,加凰喝多了酒而温妮把她送回家,人与人之间就是如此,在电光火石之间偶然的一次对视,两个人就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这一刻她们已经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也感觉不到自己生活在客观的空间里,而是两个人的主观世界融汇在了一起。那时天空是如此的蔚蓝,阳光是如此的明媚。星星像钻石,银河散发着牛奶的香味。在历史上阳明心学引起了人们内心极大的共鸣,但在如今林南一生活的这个时空,他所能接触到的人,对这个没有太大的兴趣。

        在现实生活当中,人们的习惯往往是如此,在人欲和天理之间选择人欲,于是在睡懒觉和刻苦学习之间选择了睡懒觉,在读书与玩手机之间选择了玩手机。就这样人们把钻石一般珍贵的经历,大把地丢进无尽的人欲的洪流当中。而一个人若想在有生之年做成一些事情,就一定要对自己有所节制。存天理、去人欲这样的话是不大招人待见的,人们更愿意相信无论人欲的洪流如何泛滥,你都可以在随波逐流中让自己走向成功。在日复一日的修炼当中,他闭上双眼。不用耳朵去听,不用眼睛去看,不用逻辑去推理,不用知识去论证。而是用心来观测自己,观测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空。如果自身与现实不太可能出现循环,也不可能出现时空折叠的现象。而一但人陷入主观,这一切都会变成可能,在天竺有不少人常年练习冥想,使得他们即便是在特别艰苦的环境当中,仍然能够平和的生存。

        阳明在教导他的弟子的时候,不是让大家放下,而是让人们去事上练去有所承担。林南一也有这样的感受,一个人之所以心不静,是因为他经历的事情太少。如果什么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他的内心自然就会平静。反之,如果什么都没有经历过,被刺扎破手指,他都会哭一天。知是分真假的,如果那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念头,不能称为知。既有主意又有功夫,这才被称作是知。称为假知的,也可以称为谜。这就好比在有的咖啡厅按照杯子的大小分为三个等级即所谓小杯、大杯、特大杯,当有人把所谓的大杯说成中杯的时候,这些人就会千方百计的要纠正你。

        在无数个清晨,林南一都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要不要早起?早起之后又面对一个问题,要不要学习?而在学习的同时往往心里还装着其他的事情,使得学习这件事事倍而功半。归根到底是没有办法端正自己的心态,所以治心是修身的根本。在练习冥想的过程当中得到了翰林待诏金扳指的很大帮助,他用声音用图像对林南音进行引导,这声音和图像被称作曼陀罗。然后通过练习调整呼吸,达到唤醒中脉的目的。之后日积月累的练习,最终达到三摩地的境界,而三摩地又分好多个层次。这有点像内地神话当中所谓一重天、二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