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一百二十二回胡德裕经营东西宫梁嘉尚钻研男女事

第(1/2)页

因为受教育的影响,很多人会很自然的认为社会就是在不断往前发展的。从长远来说可能的确是如此,但是从短期来讲,发生开倒车的现象往往是高概率事件。这里所说的长期往往是数千年起步,这里所说的短期,往往跨越五六代人。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多数情况下,人们不是在感受来自社会的进步。要么就像车陷在泥里,车轮在那儿不停的打转,却无法前进一步。要么就像是一辆车在那不停的绕弯,绕来绕去让人不知道它到底是在往前走还是在往后走。

        每当追忆过往的时候,总有那么一段明媚的光阴让林南一无法忘怀。那光阴就像是阳光下长在地里的青草,又像是在清晨枝上吐出花瓣,它像是一团火又像是一朵云,因为这些事物的存在,使得原本枯燥的生活有了很多明亮的点缀。林南一是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人,只可惜他没有生在那个优雅的年代。当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时,往往会招致周围的鄙夷和嘲笑。因为长期练习冥想,让林南一在另一个时空多了一些神秘色彩。当他在处理一些事情的时候,总在想心学和良知,心即理,意味着心即是主观又是客观。它是评判事物的尺度,又是智慧的源泉。通过它你可以了解对手,同时形成应对各种问题的方案。林南一后来又读过一些圣人的著作,对圣人的工作方法进行了总结。当你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此同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方案形成的过程当中也起到了解决问题的进程。这其中所有的环节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连贯的整体。

        这样一种工作方法,它的灵魂就是要实事求是,要做到实事求就要做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发现问题,又如何科学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圣人已经总结出了很多经验,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很自然的出现很多新的工作方法。心□□用到实践当中,最关键的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人欲就像是长在稻田里的杂草,随着它不断地被剪除。天理就会呈现出来,天理是一个自然人的状态,而良知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状态。一个成熟的社会人与纯粹的自然人,状态高度重合。

        所谓良知,就是这个人在评判善恶的时候,超越了利弊的权衡。不是简单地把自己得了好处就叫做善,把自己受了损害就叫作恶。老子曾经说过,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就是要损之又损,这里所说的损是减少的意思,他所要减少的就是人欲。前文书曾经提到过,如果一只羊也有机会接触心学也能觉悟心学的精髓,那么它一定知道,一只羊如果想要长久的活下去,就不能停止对奔跑的练习。假如它放弃了这个,只顾在那里埋头吃草,即便是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