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一百五十一回做茶汤人言神佛气讲学取悦美人心

第(1/2)页

稍有社会经验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单位的负责人还是企业的负责人,他们与会计的关系都是比较亲近的。理由很简单,一般来说会计会非常清楚资金的流向,能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内幕。如果你老老实实守法经营,面对同行竞争你会吃亏,可如果不这么做就要面对很大的风险,因为谁也不知道哪一片云彩有雨。关于经营方面的知识,林南一已经听过不少相关的课程,但他感觉听了也是白听,真正的经验是要从实践中去总结的。心学的实用性强的,只可惜在内地他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去发展。而是过度注重本体,使得人脱离实际生活陷入了悬想。

        似乎阳明也曾经说过,只要抓住了本体,为子孝,为父慈,为人谋忠,似乎就能一顺而百顺。但相反的观点也能从阳明的话语中找到依据,现实中到底怎么处理本体与具体之间的关系?还是应该多多结合实践去体察其中的方寸。唯一禅茶厅每天都聚集着很多人,大家来不是为了品茶,而是为了讲学。但因为他们在烹制产品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茶汤晶莹剔透,散发着清香。光是闻它的香味,就让人有血脉畅通之感,如果是把这样的茶汤送入口中,一下子体内每一个细胞在瞬间被激活了。这样在讲学的过程当中头脑就会变得格外清楚,因为价格公道。所以这里的茶品卖的非常好,赚了钱之后,首先对里面的装饰进行了优化,第二改善了员工的待遇,最后有适当的为客户送出了福利,大家都感到非常满意。

        在讨论的时候有人指出阳明心学佛力佛气,林南一说:“赵宋以来儒学没有不受佛老影响的,比如朱熹曾经居住过的寒泉精舍,精舍就是佛家的词汇。更有甚者,赵宋时候,如这么喜欢聚集在书院讲学而书院的组织方式也明显借鉴了佛门之丛林。汉儒更倾向于一板一眼的去解释儒学的经典,而宋儒在解释经典的时候全部融入了自己的感觉。既然这是大家都有的毛病,为什么有的人只指责一家呢?你只说心学是禅,却怎么无视你家的支离破碎呢?”最后林南一又表示,与程朱门人的辩论是多余且无用的。而心学之所以没能够在内地很好的发展,是因为在内地心学被视为杂草,但在临近一些岛屿,那里的人把它视为庄稼。

        因为一遍一遍的阅读《茶经》,再加上反复的尝试与感悟。林南一制作的茶汤越来越让人感到惊喜,当然也有一些自诩为知茶爱茶人士对林南一提出了质疑,古法制茶已经被淘汰了,你把这些已经被淘汰的东西又重新捡回来,这里面有多少风险你知道吗?林南一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似乎非常的合理,但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劣币驱逐良币。大家也许也都见识过,不管是在职场或者其它什么地方,当好人与恶人竞争的时候,往往最后落败的是好人,当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