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第一百七十六回课题组聆听哲学课禅茶厅有人来问禅

第(1/2)页

姜唯笑着说:“我记得罗桑曾经说过,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犯罪,不是单纯靠逻辑,而是要靠经验。比如一个人在酒后将另外一个人殴打致死,如果这个被判定为过失,那么它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酒水的销量越来越好,二是所有的犯罪几乎都跟酒有关。不光是酒,所有能够让人产生幻觉的东西都成了逃避惩罚的借口。不过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那些让人产生幻觉的东西,是不是让人变得更具有攻击性,如果你明知道这一点,你还是服用了这些东西,那就说明你有发动无差别攻击的故意,那么你的行为已经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听到这里加凰忍不住说:“瞧你们这一个个的,看来让你们从事医学工作屈才了,你们应该去断案。”

        李冲说:“其实我们只是简单的想锻炼一下脑子,就像人们下棋一样。孔圣人不是也曾经说过吗?比起无所事事,博弈也是不错的。孔圣人还说过,一般来说争就不是君子,但如果是射箭,而且因循射礼,那么争也是君子。”赵蕾说:“人家遇到了那么大的惨事,我们却把它当做谈资,这是有点欠妥的。”此时外面吹着清风,树枝随着风的节奏不断的摇曳着。底下的青草也像是在跳舞,加凰说:“这个林南一特别爱琢磨一些没有用的东西,比如他特别喜欢谈论心学,你们是不是也对这个感兴趣?如果感兴趣的话,我们也可以用这个东西练一练脑子。”蒋国超说:“既然如此,我就来谈论一下这个问题,在那个年代讲学的人就像是网络主播,朝廷是当时最大的平台。朱熹和陆九渊是当时的两大头部主播,朱熹比陆九渊大九岁,这意味着当时的朱熹在阅历方面比较有优势。但陆九渊这个人非常的善辩论,所以两个人处于势均力敌的状况。虽然陆九渊比朱熹年纪小,但死的却比朱熹早。朱熹走红的过程相对缓慢,而陆九渊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窜红,却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离开了人世。所以在历史上朱熹成了恒星,而陆九渊却成了流星。”

        这一番谈论立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蒋国超接着说:“陆九渊在离开人世之后,他的弟子还在传承他的学问,但当时的朱熹因为失去了有力的竞争者,他作为一代儒宗的身份就没有人能撼动了。不过在当时这两大头部主播都没有得到平台的有力支持,因为当时的朱熹他要去的是达官显贵的人欲,而要存的是普通百姓的天理。所以平台把朱熹的学问判定为伪学,但元朝建立之后,朱熹的学问就成了官学。因为朱熹活着的时候,他对自己的学问享有最终解释权,可等到他身故之后,他的学问最终解释权就归朝廷所有了。于是大家惊讶的发现朱熹的学问被重新解释,他存的是强者的天理,而去的是弱者的人欲。似乎任何年代都是如此,百姓穷的只剩天理,而那些富贵之人却有条件让自己的人欲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