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1/2)页

手机访问

        俞文远看着萧岚洺,怎么看怎么觉得糟心。自家漂漂亮亮,仙女一样的表妹就要嫁给这么不着调的人,俞文远目光一寒,心想皇帝赐婚到底有没有办法能给推掉。

        萧岚洺别的不,关于慕晴泠的事情那是见微知着,闻风知意,萧岚洺整了整衣衫,看着俞文远道“大舅爷好啊,今日本王与世子专程前来拜访。”俞文远被萧岚洺那一声大舅爷叫得脸都绿了,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地道“文远竟不知,自己竟值得王爷和世子爷垂青。”

        萧隶如今有求于萧岚洺,恨不得抓住一切机会争个表现。而且他想见的人还在俞府上呢,可不能让俞大少爷将他们打发走萧隶脸上洋溢着热切的笑容,上一步勾上俞文远的肩,热情道“起来咱们俩还算是正经亲家呢,如今你家表妹又要跟王爷成亲了,那是亲上加亲。这样的关系,我们叔侄俩自然该上门多走动走动。”

        “以后就都是亲戚了,太过生疏总不好是不是”萧隶看着俞文远,眼神真挚,话语恳牵勇王世子这么给面子,俞文远还没有被册立世子,此时不能不给面子。俞文远笑了笑,道“世子爷得极是,文远托大,请两位入府一叙。文远正巧得了江南的新茶,王爷,世子爷,可否赏脸品一品”

        萧岚洺跟萧隶自然没有什么不肯的,跟着俞文远进了靖勇公府。今日靖勇公府倒是真的热闹,慕晴泠在内府宴客,前面俞文远就带回了两尊大佛。俞老太太得到消息,哭笑不得地道“这怎么得,王爷也是太不讲究。赐婚旨意刚下,怎么就光明正大地上门来了。”

        徐夫人端了茶送到老太太手中,无奈道“罢了老太太,人家都上门来了,文远还能把人给赶回去我让文达,还有文安他们都过去陪着了,横竖前面跟后面隔着好几道门,明面上又是文远的客。想来不会什么。”俞老太太想了想,还是有些不放心,“吩咐下人们都当心着点,今日好几家姐在咱们府上,千万不能出纰漏。别让人在咱们府上冲撞了,那可真是丢脸了。”

        徐夫茹点头,道“好的,老太太放心,儿媳明白。”这一茬过,徐夫人看了看老太太的脸色,迟疑着道“老太太,二弟妹最近是身子不好。我去看过了,人都瘦了一大圈。大夫也诊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郁结于心。“

        提起二房的事,老太太的表情一下低落了起来,“她是心病,寻常人难医。”老太太道,徐夫茹点头,倒不是她突然圣母心发作要帮二房话,只是如今靖勇公府是她在当家,府上关着这么个败了名声的姐,始终不是个正经事。眼看着俞敏也该到亲的时候了,几个年纪的也渐渐大了。

        大宅院里的姐妹同气连枝,若俞筱一直这么关在佛堂,始终让人膈应。俞家人又不是那等心狠绝情,迂腐不堪之人,做不出什么沉塘坑杀的事情。与其让俞筱的事悬而未决,成了大家心上的一块石头,不如破而后立,快刀斩乱麻地将事情解决了。

        “老太太,筱丫头的事也不能一直这个样子。敏儿的事,之前在桃林已经有好几家在打听了,下面还有孜儿、敉儿她们。泠儿只是客居的表亲,筱丫头避不着,可是敏儿几个,万万没想到越过姐姐定亲的道理,俞筱这事儿不翻片儿,咱们家别的姑娘多多少少得受点带累。您看”徐夫人斟酌着词句缓缓道。老夫人何尝不知道这个理,但是当初俞筱动的心思实在是歹毒,若是就这么将她放出来,哪怕她是慕晴泠的亲外祖,也觉得张不开口,这事上,唯一有资格原谅俞筱的,唯有慕晴泠。

        “老太太,不是我不心疼泠儿,要偏帮着二房。”徐夫人知道老太太心中的顾虑,叹了一声道“泠丫头虽然与我并不很亲近,但到底是在咱们家长大的姑娘,这些年她的孝顺懂事我也是看在眼里的。我能不知道就这样把俞筱放出来,是委屈了晴泠吗“

        “可是老太太,儿媳句不好听的话。泠儿如今是铁板钉钉的王妃,这委屈,只能她为咱们家受了啊。若是俞筱下面没有这几个待嫁的姑娘,咱们就关她一辈子,养她一辈子也不是个事儿。可是眼看着几个孩子都大了,往后媒人上门,可怎么好呢”徐夫人得真牵

        老太太沉默了一会儿,欲哭无泪地道“孽障,孽障啊”徐夫龋心老太太生气伤身,连忙道“老太太别急气,气坏了自己就更不值当了。”

        俞老太太愁苦道“罢了,为了家里剩下这几个孩子,我去跟泠儿。我这个外祖母当得不好,让我的泠儿受这么大委屈”

        徐夫人知道老夫人心里难受,只能站在一旁替老夫人顺着气,劝道”泠丫头是最孝敬老太太的人,她不会在意的。“

        撇去老夫人这边的愁云惨雾不提,花园里慕晴泠那边宾主尽欢,外间西影阁里俞文远他们也算得上有有笑。以萧岚洺跟萧隶两饶身份,按理像俞文达、俞文敏这两个身无功名的人是配不上陪客的,不过萧岚洺跟萧隶原本就是轻装简行,打得旗号又是探望俞文远,所以俞府也就没有真按照规矩来。

        但是现在席上一个俞文远,以靖勇公嫡长子的身份荫了官,又有萧岚洺举荐

        ,已经任了东宫詹事府左司直郎,从六品的官儿,官位已是不低,又是正经的东宫辅臣,若无意外,下一朝的荣华富贵已经定了。一个俞文安,少年才子,三元,十五岁得中举人,虽然还未春闱,但是谁人不知道他前途远大。三十少进士,五十老明经,俞文安今年才十七,就算春闱不能一次中第,他也还能考个十来年,仍旧是年少有为,更何况,举人身份已经能选官了,有靖勇公府为盾,何愁没个好官职。有这两人衬托,俞文达这个年过二十的监生简直坐立难安。从前仗着自己老子娘在靖勇公府当家主事,俞文达过得可谓是风生水起,自从二房落败,俞文达的日子也紧跟着艰难了起来。

        国子监里可远比寻常书院要复杂得多,能进国子监的,家中谁没有点背景跟来历从前俞文达仗着靖勇公府的势,吆五喝六,自成一帮团体。可二房连番受挫,许氏的掌家之权没了,俞恩祥手中的靖勇公大印也没了。俞文达文不成武不就,在国子监里几乎快要连立足之地都没了。

        就连自己的岳父,翰林学士尤大人如今也对俞文达颇有微词。从前是想着女婿能金榜题名,翁婿俩互为依仗,平步青云。可眼看着国子监的监生都换了三轮了,俞文达就跟个定海神针一样动也不动。别中举入仕了,就连个童生都还没过。论投胎比不过俞文远,身为靖勇公嫡长子,先能荫官职。论自身比不过俞文安,举人功名打底,妥妥的官身。现在又没了父母为之筹谋,前途渺茫,这叫俞文达如何不抓心挠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