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回自古庸人莫自扰

第(2/2)页

何去上庸。兵贵神速,狄青直接西进,突袭攻破了上庸县。

        上庸城好大,不过路太难走了。这里可以说是易守难攻,程度甚至比蜀中更强。蜀中的天崭其实是双方的,蜀中可以将外面的军队挡在外面,而外面也可以将蜀中内的军队挡住不让他们出来。就好像夷陵之战一样,陆逊就将刘备挡住了。

        而上庸不一样,上庸也易守,但是外面的人很难将上庸困在里面。不过因为上庸撤兵的道路太难走,所以自古以来汉中基本上都不回从这里走。

        之所以会这样,其实还是有一个典故的,这个典故叫做庸人自扰。这个成语现在都是用来形容愚钝的人,但是它却是春秋时期庸国灭亡而诞生的。

        庸国很多人没有听过,但是这个国家很强大,就是在灭亡的时候他也非常的强大。庸国的所在就是上庸一带,但是庸人非常的善战,很多小国都是庸国的附庸,就连整个汉中都曾经是庸国的附庸,全盛时期比巴国的地盘还要大。而且它还经常入侵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国家可以抵挡住他们的入侵。

        楚国是大国,楚庄王也是楚国非常英明的君王了。但是就是在楚庄王的时候,因为天灾,楚国人很多都饿死了。楚庄王当时正在进行韬光养晦,在所谓的三年不飞的阶段。这个时候很多国家都在进攻楚国,其中就有庸国。面对其他国家,楚庄王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但是面对庸国,楚庄王很意外的展现出来英明的一面,撕下伪装,火速的联系了庸国的两个苦主,巴国和秦国。

        于是三国联手,围攻庸国,将庸国给灭了,并且瓜分了庸国的土地。庸人攻打楚国反被楚国消灭,这才是庸人自扰的原始意义。

        狄青拿下了上庸之后,进而窥伺西城。西城县也是一个著名的地方,《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退败西城,司马懿大军追来,于是便有了著名的空城计。

        但是空城计是假的,《三国演义》里面将西城的这个地名都弄错了。在三国志里记载,诸葛亮在失街亭之后,是拔西县千余家而还。这个西县不是汉中的西城,而是汉阳郡的西县。再有将张郃弄成了司马懿、诸葛亮也没有用过空城计这些就不说了,大家都很熟悉。

        但是西城也不是一个好攻打的地方,从上庸到西城的道路也不是很好走。所以狄青攻下上庸只是为了进攻汉中做准备而已,并没有马上进行进攻。

        汉中张鲁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等,他手下的兵马也有数万人,想要单凭这一万人攻打下来,基本上不可能。他现在需要在上庸等待机会,而李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给狄青制造机会,让他能够突袭汉中的治所南郑。

        李靖在新野屯兵五万,和尚师徒联合起来,一起向宛城近逼。他们准备打下宛城,彻底的解决曹操留在南阳的钉子。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