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苹心(2)

第(1/2)页

父母终究是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责怪自己的孩子的,紫苹抱着母亲失声痛哭起来。

        在娘家待了十几天,紫苹哪里也没有去,安心在家陪父母。她现在特别珍惜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总觉得时间太短。

        在晓明的催促声中,他们不得不踏上了归途。家里还有一堆事要去做呢,本来打算只回来住一个星期,可是,紫苹回到这里就不愿意离开。眼看着农活不等人,紫苹不得不跟随者晓明离开了。

        孙慧娥将她能想到的东西恨不得都给紫苹带上,只是紫苹还要照顾四个孩子,实在带不了太多东西。他们将紫苹一直送上长途汽车,才依依不舍的回家了。回到家后,老两口很多天都没有缓过劲来,现在唯有多做点,好帮小女儿贴补一下。

        回到家里,紫苹将从家里带来的家乡特产分给左邻右舍,还有多次帮助自己的宋奶奶。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切都恢复了平静,晓明依旧每天在山里劳动,紫苹在家里照顾四个孩子。

        眼看着大女儿已经快四岁了,村里也没有幼儿园,紫苹托人从镇上买来了看图识字等书籍,开始交女儿们认字。其实,孩子年龄差距比较小有一个好处,她可以同时教三个女儿,倒省了不少事。

        大嫂吴茵看紫苹每天累死累活的,还要教女儿认字,也太辛苦了。经常劝紫苹,女孩子不用学习这么早,到了年龄到村里上小学就行了,反正小学毕业还是要回家的。这么多年了,村里连一个初中毕业的都没有,提前学与不学都一样。

        紫苹却不那么认为,正因为大山里条件差,她才要女儿提前开始学。她不但要让女儿小学毕业,还要上初中、高中,考大学,将来凭借自己的能力走出大山,再也不回来,也再也不会被迷惑欺骗。

        吴茵见劝不动,也就不管了,反正个人过个人的日子,谁还管那么多呢。

        令紫苹欣喜的是,几个女儿都很争气,都连儿子有时候也咿咿呀呀跟着学几句。每当自己给女儿教书的时候,儿子总是安安静静的听着,从来不哭闹。

        紫苹教几个女儿识字的消息,在村里不胫而走。成了妇女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大家都当个乐子讲,当然也有个别好事的人,总是说着酸溜溜的话,冷嘲热讽在所难免。紫苹无奈的摇摇头,也不再去理他们。这些可悲的人啊,作为受害者,这些女人怎么一点都没有觉醒呢?

        就在这时候,村里小学的杜校长来到了紫苹家里。原来,因为他们村交通闭塞,条件实在太差,分配的几个老师待了不长时间就走了。现在村里就剩下校长一个光杆司令,实在无力支撑起这个四年制的小学了。

        “你是我们临时聘请的代课老师,乡里不发工资,只能暂时由我们学校给你发工资。学校也很困难,这样吧,学校每个月先给你发200元工资,回头我们再想办法帮你向乡里申请发工资,你看怎么样?”杜校长十分恳切地说。

        一个人要代两个年级的所有课程,每个月报酬却只有200元,紫苹刚开始没什么兴趣。再加上,自己还有四个孩子需要照顾。晓明每天早出晚归,自己还得给他做饭啊。

        但是,杜校长却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上门来“请”,后来一些家长也领着孩子们也来找紫苹,看着孩子们那纯真的充满了渴求的眼神,紫苹终于心动了。

        她跟晓明商量这件事,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晓明很愿意她去。晓明告诉她,自己也可以学着做饭,但给孩子们教书,是一件好事情。如果,他早点遇到像紫苹这么好的老师,他一定不会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辍学。读了书,孩子们就能走出大山,将来长大了再也不用像他们的长辈那样打几年工,然后又回来,靠骗、买才能上娶媳妇。

        其实晓明心里明白,紫苹是下了决心要将几个孩子培养成人。反正她在家也要教书,不如让她去学校。俗话说得好,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至于自己,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山里人日子苦啊,在山里刨挖,几时才能过上好日子。他也想好了,紫苹去村里教书,自己就出外打工,他也想让自己的几个孩子都能有出息。走出大山,一辈子都不要再回来了。

        这时候,晓明也将自己想出外打工的想法告诉了紫苹。晓明告诉紫苹,家里也就那些地,自己在外面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