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四岛

第(1/2)页

姜钟无奈,这种大兴土木的工程,根本不是刚发展不久的瓶山一脉能够完成的。
  但他很快就有了目标。
  现在已经到了35年中旬,明年巴蜀就会遭灾,数百万人饿死,到时候要多少人没有?
  风调雨顺的世外桃源啊,谁不想去?
  前提是要有粮食,能够养活那些人,支持他们完成前两年的建设和耕种工作,只要开荒成功,粮食丰收,那一切都好说。
  除此之外,还需要大量的农具、种子、化肥,建设房屋、仓库还需要钢铁、橡胶、木材等关键物资,这需要工业体系和专业人员的指导。
  还要修路、挖渠、引水,还好这里的湖泊、河流都是淡水,简单处理就可以饮用,粗糙点的话直接喝也不是不可以。
  以上一切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姜钟遁往地下查看了一番,分别发现了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虽然不多,但至少不是一穷二白。当然,要靠这些发展工业,就有点痴人说梦了,原材料肯定需要大量进口。
  把情况弄明白之后,姜钟就明白自己该去哪里找人完成前期建设了。
  资本的原始积累通常都是极其血腥、极其暴力的。进行这一项工作,或者说推动这一切的人必然是个冷血无情的人。
  现在那些工业大国,谁没有罄竹难书的黑历史。
  现在姜钟十分迫切,必须在明年秋荒时完成一部分基础建设,并囤积大量的粮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灾民,发展民生。
  只要这里有人定居,那后面的一切发展就可以顺理成章。
  在姜钟简陋的计划里,十年建设、十年农耕,然后就可以向工业化挺进,与世界接轨了——当然,这样的高速发展只依靠农民种地来积累财富不太可能,所以姜钟必须要发挥自己魔头的天赋,即:坑蒙拐骗抢掠夺,来快速完成原始积累。
  到了千禧年,经过六十年积累,持续不断的培养知识型后代,就可以开始向芯片、计算机、云计算等高精尖行业发起冲锋,最后转而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机、可控核聚变的相关研究。
  这样一来,姜钟就能把控住未来近百年的风口,获得难以想象的优势。等到自己的先知优势不在了,这些东西就是支撑自己继续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又一保障。
  到时候但凡有不长眼的勇士要屠龙,姜钟随时可以拉出一个信息化集团军。
  人道气运要真有覆灭神魔的能力,他也不介意给小破球带来一场核冬天。
  至于修补灵魂的计划,还需要往后顺延。
  一者是这么多年了,也没见自己出什么问题。二来嘛,那个计划需要漫长时间才能实现,不急于一时。第三,目前最迫切的,是想办法在大劫中存活。
  姜钟所能想到的大劫,除了灵气衰败,就是人道大兴。
  灵气衰败是一点办法没有,但人道大兴就不一样了。
  他有足够的自信,让自己在人类群体中立足,并占据主导地位。
  倘若未来,他手下的人率先攻克核聚变,那地球七十亿人,岂不是尽在掌中?
  让人把所有的神奇动物干尸都放到刚建好的仓库妥善保管后,姜钟就把所有人赶了出去。
  带上敬元颖和手提箱,来到了营口,随后向海外四岛飞去。
  那里还有7800万头野生畜生,是最佳的奴隶,只要抓二三十万头,很快就能完成建设工作。
  唯一遗憾的就是手提箱不能放进袖囊,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
  明明戴着袖囊可以钻进手提箱里。
  百思不得其解下,只能归结于一个是小世界,一个是拓展空间。
  海外四岛分为九岛、四岛、本岛、北岛四个岛屿,这里虽然常年受到儒家思想影响,但畜生始终是畜生,与人有很大差别,所以生活着很多类人生物。
  姜钟更愿意称之为类人猿。
  它们学习了一些人类的东西,然后生动演绎了什么叫“沐猴而冠”,最终在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