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虚假的盗墓和真正的盗墓

第(1/2)页

姜钟贴着树冠飞遁,不多时就来到生气聚集之处。
  这里原本平整的地面被打出一个大坑,里面黑洞洞的,似乎很深,隐隐约约有嘶吼声传出。
  七八个盗墓贼惊恐的瘫坐在地上,看上去是刚从墓里跑出来,各种掘土工具散落身旁。
  领头的人正哆哆嗦嗦翻看一本小册子。
  姜钟目力极好,一眼就看到那册子上似乎写着汉字。
  见那几人交谈间用的都是本地话,他二话不说,飞身而下,人还在半空,那几个盗墓贼身躯就是一僵,只发出“嗬嗬”几声,胸腹就渗出点点血光,汇向姜钟。
  待姜钟落地之后,这几人都已经成了干尸,再一挥袖,一股狂风吹过,他们身上干枯皮肉都化作了飞灰,刚刚飘出的魂灵也被顺手震散。
  姜钟俯下身,探手取来小册子,打眼一看,就觉诧异。
  封皮上赫然用汉语写着“西传卸岭秘法大全”几个大字。
  西传卸岭?那不就是西洋巫师界正传的沸沸扬扬的卸岭吗?可李恪良在西洋做的一切大小事务都会上报给姜钟。
  他们只发行过一本《墓矿资源开采注意事项》,从没听说有别的范本流传。
  难不成是“盗版”?
  姜钟翻开一看,不由乐了。
  其内容乱七八糟不说,还间杂了英文、汉语、日语,倒像是东拼西凑的东西。
  其中颠三倒四的讲述了一些找墓的方法、常见墓穴的规格,以及克制僵尸邪祟的办法,只是讲的十分浅显。
  在这册子的扉页上,还有大篇幅的汉语,“现今卸岭魁首姓姜,尊号姜先生,总都东西卸岭,为倒斗之大成者,曾与玉皇大帝、耶和华签下协议,负责镇压九天十地一切墓中邪祟,故我等是奉旨挖坟……凡我教中弟子,如在墓中遭遇邪祟,只需高喊姜先生,就能化险为夷。”
  姜钟看的眼皮直跳。
  还玉皇大帝、耶和华,那是我能碰瓷的吗?哪个王八蛋不知天高地厚瞎编排?
  但最后一句……
  姜钟左右看看,嗯,这些盗墓贼确实魂飞魄散,变成希夷了。
  手一扬,脑后窜出一点真火,霎时间点燃书册,将之烧为了灰烬。
  姜钟抖抖衣袍,负手向盗洞走去。
  当一个势力足够大,就难免会出现各种欺世盗名之辈,顶着这个势力的名头胡作非为。
  比如说茅山正传在句曲山,但民间却流传着更多的法脉,人数甚至比茅山的正经道士多得多。
  (ps:其实也不能说句曲山就是正统,否则其他道士绝对要骂娘。
  因为以长江为界,有两座茅山。三茅真君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但这么写太乱,所以本书就简化了。)
  民法里和茅山沾边的有很多,茅山仙教,茆山法,上下茅法脉等等。
  九叔这种正传一般自称为茅山上清派弟子或者正一上清派弟子。
  而卸岭一脉自西传以来,闹出了好大名声,又因为经过了“出口转内销”,所以在神州也再度兴盛起来,简单来说,现在的神州卸岭分两脉,一个是瓶山一脉,另一个是原先陈玉楼的常胜山一脉。
  但都是尊姜先生,奉红娘子。
  西洋卸岭也有两脉,一个在巫师中流传,一个在麻瓜中流传。
  因为文化差异,所以叫做“墓矿资源开采”或“墓矿资源回收再利用”,属于一种新兴行业,来钱相当的快。
  因此上,各地出现些“盗版”卸岭,根本不足为奇。
  这里的盗洞开的很不专业,一直往下打了十来米,才找到耳室,进去之后,发现这里东西凌乱不堪,当间有个石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