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第(2/2)页

得人喘不过气来。
  好多人的额头上都开始冒冷汗。
  突然,清朗而坚定的声音撕开柔弱的空气,如金阳透云,洞穿了众人心头的阴霾。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这是姜先生的声音。
  众人精神一振,齐齐往书房看去,眼神中有着莫名的光彩。
  姜钟盯着李恪良,一双幽瞳,亮如寒星。
  李恪良默默地注视着姜钟,一双深潭般眼睛里,透着若有所思的神色,还有抹难以化解的愁绪,踟蹰半晌,“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姜钟气笑了,“你怎么背诗只背一句,后面的‘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怎么不说?”
  李恪良有些愕然,但还是道:“暮色苍茫……”
  “李恪良!”
  咣当!
  话说一半,书房门被踹开。
  一个富态的老太太终于忍不住了,她风风火火闯进来,指着李恪良怒道:“今朝热血肯流干?此生付河山!壮志犹需你我,忍顾百姓寒?”

  李恪良猛地抬起头,嘴唇嗡动,似有千头万绪,却不知从何说起。
  “说的好!”
  有人大赞一声,亦是大步跨入书房,“杨某不才,愿做姜先生马前卒,逐旧风,立豪言,习新篇,大争之世,一身才识,甘为天下先!”
  李恪良看看二人,又看看姜钟,心头莫名震动。
  姜钟指着李恪良,振声道:“我本对你寄予厚望,怎料你在权势中打了个滚,反而变得心丧若死,这是什么道理?还以为你能做为家里的顶梁柱,没想到你却这个鬼样子,真是人心易变,怪我看错你了!”
  随后转身,看向屋外众人,怒道:“天悬明月,可抵金阳!心未死的,跟我走,我们重入莽苍峰峦,重头再来!”
  声音朗朗,振奋人心。
  院子里的人齐刷刷看向书房里相貌过于年轻的姜钟。
  在最初的疑惑和震惊之后,众人的目光就变得无比尊敬和崇拜。
  哗啦!
  大家都向前迈了一步。
  所有人都精神振奋,群情激昂,如老松新发,弯曲的脊梁中似乎被注入了某种力量,齐声道:“甘为天下先!”
  竟然没一个退缩的。
  姜钟环顾一圈,笑着对众人道:“家里没了顶梁柱,你们就不怕前途未卜?”
  屋里那个富态的老太太恨铁不成钢的剜了李恪良一眼,转而看向姜钟,“姜先生说笑了,老太婆风烛残年,有什么好留恋的?能再次为姜先生效力,那是求之不得。”
  姜钟脸上带着笑意,见她眉眼间似乎有些熟悉,就问,“你是?”
  老太太拱手道:“老身刘金凤,诨名刘寡妇,当初要不是红娘子救命,早被人淹死在茅坑里了。”
  说着,眼神的余光不断瞟向李恪良,似乎想要惊醒他,当初在荔湾,他们这一批人的命可都是姜先生和红娘子捞回来的,没有姜先生,焉能有众人今日?
  “刘寡妇……”
  姜钟微微一想,就想起来了,那还是最早在荔湾时培养起来的,不禁感慨道:“玉碎珠沉,清光不掩;寒风彻骨,星火璨璨。”
  上前拍了拍她略微佝偻的肩膀,看向众人,“不过,大家不是为我效力,是为天下百姓效力,希望大家勿忘初心。”
  这话虽然听着扯淡,实际也没人会信,但只要说出来,就先天立于不败之地,没人能从正面驳倒这句话。
  好如那无上功德至宝悬于头顶。
  果然。
  刘寡妇听了,忙道:“姜先生慈悲!”
  众人不管信不信,也跟着道:“姜先生慈悲!”
  李恪良眼神闪动,良久之后终是一叹,站起身道:“姜先生,今有大厦千重,何必再入山莽?”
  唰。
  众人都望向他,眼神惊喜。
  姜钟也转头看去。
  只见李恪良从藤椅上起身,削瘦的身影站的笔直,却宛若矗立的孤峰,直欲刺破青天。
  姜钟长笑,“对嘛,这才像个昂藏将军的模样!”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