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摆技改(中)

第(1/2)页

早上9点钟,  池洄洲四人进入泳池,完成热身之后,先在教练们的带领下复习了几遍动作,  然后便按照接力顺序分成了两组,  王灏斌和浩鸿涛一组,周茂实和池洄洲一组,开始进行跨摆的交接训练。

        为了保证安全,  在训练开始前,  裴棱又跟他们强调了一遍这次训练的目的。

        “听好了,  这只是第一次训练,我不要求你们能够交接的多快,主要是适应这种新的接力模式。第一轮训练的时候,你们两个千万不要提早跳接,  按照正常摆臂式跳接的参考点就好。还有,  稳一点,步子不要迈的太大。”

        说着,裴棱用手点了点池洄洲跟浩鸿涛两人。

        由于跨摆的前置动作更长,因此原有的参考点已经进行了重新的计算,  但裴棱担心这两人因为不熟悉新的交接技术,一时心急导致出现意外,  抢跳犯规都是小事,如果因为跨步动作太大,一脚踩空失去平衡砸进水里,  台上和台下的运动员都有可能受到严重的伤害。

        紧接着,他打开了国家队去年购置的出发接棒训练仪,示意所有人员可以就位了。

        泳池中,王灏斌跟周茂实已经按照要求来到了泳池的转身端,  而出发台上,浩鸿涛与池洄洲也都做好了准备,随着出发信号的响起,水中的两人用力蹬壁,快速向出发台游去。

        随着周茂实越来越靠近池壁,池洄洲紧紧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看到他的手臂前伸,摆出了触池动作的那一刻,池洄洲一个跨步,身体随之前倾,把重心从左脚转移到了右脚,然后双臂向上用力摆动,整个人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跳进了泳池,几秒种后,噗通一声,浩鸿涛跟王灏斌也顺利完成了交接。

        感觉没什么问题?

        与此同时,在岸上的裴棱等人,看着训练仪中显示的离台时间皱起了眉头,不过他们并没有立刻叫停训练,而是按照原有的计划完成了5组训练之后,先让王灏斌跟池洄洲两人上岸稍事休息,等浩鸿涛-周茂实这一组交接人员同样完成了5组训练,这才把他们召集起来,指着

        刚刚交接时的数据和高速摄像机捕捉到的影像,开口问到。

        “你们自己先看一眼,能不能发现什么问题?”

        几人凑到屏幕前,仔细地看完了相关的数据,又把慢动作认真地看了几遍,发现了一个诡异的情况。

        他们的离台时间,就算扣除掉跨步影响,也比按照传统交接技术普遍慢了0.1秒左右。

        这怎么可能?

        由于混泳接力泳池中运动员的泳姿不同,他们需要负责接棒的三人所采用的参考点也不一样,理论上不应该出现这种共性的时间差。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只有一个人出现这种情况,还能勉强把时间差归于个人习惯,可现在三个人的交接速度都变慢了,那这就说明,华国队的跨摆交接技术存在着一个普遍性存在的缺陷,如果不能找到原因,新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就会被离台时的时间差抵消的七七八八。

        可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呢?难道因为第一次采用新技术导致的不适应?

        几个教练跟运动员围在电脑前讨论了一阵子,又重新下水做了几组实验,但结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他们的离台时间,依然比普通的摆臂式跳发平均慢了0.1秒,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他们又尝试了许多可能,却还是无法解决这个看上去短暂,但对于他们来说十分漫长的0.1秒时差。

        看到这种情况,裴棱只能暂时地中断了接力训练,让他们的教练重新制定一份训练计划,他则是连午饭都顾不得吃,直接冲到了办公室里,连上了泳协的资料库,打算从11-12年技改的资料里找找灵感。

        然而,更令他吃惊的事情发生了。

        根据最新的ai视频分析软件测算,那一批技改的运动员,不论性别、年龄和接力项目,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这类问题。

        这可是个大问题!

        裴棱瞬间紧张起来,如果不仅池洄洲四人,连原有技改的选手都会出现离台变慢的情形,那就说明华国的教练有一个算一个,都没有吃透这个技术的精髓,影响的范围也不仅限于目前的几个人,还有泳协下属的相关试点体育特长学校等一大批应用这类新技术的运动员

        。

        那该怎么办呢?

        还能怎么办啊!当然是查资料,看论文,顺便看看有没有机会,从那位想要从自己身上咪一笔餐费的老迈克尔身上打探一些消息。

        紧接着,裴棱看了一眼接下去的计划安排,默默地划掉了上面大部分的休息时间。

        另外一边,王灏斌、浩鸿涛跟周茂实三人正一边吃着午饭,一边讨论着上午发生的情况。凭着多年游泳的经验,他们都敏锐地感觉到了有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