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天象大宗师,咱家不如你

第(1/2)页

  太监宫。

  这是大齐皇宫一个很特殊的宫殿,因为这里是统领大齐王朝十万太监的核心之地。

  意义非凡。

  在这里,常年驻守着三个资历最深,实力最强的蟒袍老太监。

  太监体系,是直属于大齐皇族必不可缺的一份力量。

  虽然大齐王朝的太监是不能干预朝政的,却拥有极为恐怖的份量和势力。

  任何势力都不敢小觑的。

  此刻,在某个殿内,站着三道人影。

  为首的是齐皇,身穿玄黑龙袍,威严深重。

  另外两个老太监,都是穿着蟒袍,站在齐皇左右两侧。

  他们都目视坐在前方石床上的一道身影。

  这也是一个蟒袍太监。

  只不过看上去极为苍老,犹如枯骨一般,头发稀疏得很。

  仿佛半只脚已经踏入了棺材中。

  可要是因此而小看他,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他就是三大蟒袍太监之首的伍公。

  地位堪比王朝公爵。

  是大齐皇朝的定海神针。

  据说先皇突崩,齐皇幼年便登基为帝,太后垂帘听政,掌控朝政,使得外戚势力做大,干预朝政,一直到齐皇成年都不能亲政。

  最终引发了齐皇跟太后及外戚之间的巨大冲突。

  齐皇几乎被废。

  最后是伍公出手,才为齐皇化解了危机。

  虽然伍公跟其他两个蟒袍太监并列,可实际上,在整个大齐的太监体系中,乃至齐皇的心目中,伍公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从年龄上来看,伍公比另外两个蟒袍老太监,足足高出了好几辈。

  在他们还没有入宫之前,伍公就已经蟒袍太监了。

  “伍公,你,你真的要尝试那一步吗?”

  齐皇沉声说道。

  因为他知道一旦尝试,就没有回头路,要么踏入新的境界,要么就是陨落。

  “陛下,老奴已经活了快两百年,纵然修行的是天罡圣童功,能将生机流失降到最低,可寿元却也快达到了天象大宗师的极限,如果不能突破到武道圣境,最多两年,老奴也将散功坐化。”

  盘膝而坐的老太监淡然说道。

  齐皇沉默了下来。

  他知道伍公所说的事实。

  如果不能突破到武圣,伍公也撑不了多久。

  在这种抉择之下,伍公做出了这个决定,冒险一试。

  “陛下,如果老奴失败身陨,请您务必隐忍,等候时机。”

  伍公继续说道。

  一旦他陨落,大齐皇族将失去镇压天下的至强武力。

  到时候,诸多藩王,世家大派,割据军阀势力,恐怕都将蠢蠢欲动。

  “可惜,老奴没有太多的时间了,否则的话,以陛下之天赋才情,最多十年,必定能够成就天象大宗师之列,未来成就武圣,重现太祖荣光,也是有很大希望的。”

  伍公幽幽叹息。

  可惜时不待他啊。

  “伍公放心,当年朕都能够隐忍过来,未来也依旧能做到。”

  齐皇沉声说道。

  当年他还没有亲政的时候,处境不可谓不差。

  那个时候伍公正处于闭关修炼的关键时刻,根本无法出手。

  如果不是他足够隐忍,否则早就被皇太后以及外戚大丞相萧琅废掉了。

  而他现在的情况,比那个时候好得太多了。

  虽然外部情况依旧糟糕,可他雄图大略,有足够的耐心和忍力。

  “那老奴就放心了。”

  伍公说完之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他要为最后的突破做准备了。

  齐皇三人见此,也就转身离开了。

  轰!

  厚厚的大殿之门缓缓合拢,彻底隔绝了内外。

  这大殿用特殊金属锻造而成,刀剑难伤,一旦封闭,除非从内部启动,否则的话,几乎难以被打开的。

  而伍公老太监就要在这里面突破,不能受到任何打扰。

  齐皇三人看着紧闭的殿门,目光变得无比复杂了起来。

  他们知道,伍公要突破...希望极为渺茫。

  并不是伍公的资质不够高,修为不够扎实。

  恰恰相反。

  伍公是大齐王朝三百年来,武道资质最好,修为最高,活得最久的太监。

  可惜,就因为伍公是太监,导致他突破到武圣之境的希望微乎其微。

  纵观大陆数千年,王朝更迭,武圣强者也是时有诞生,最近的一位武圣就是三百年前的大齐开国太祖。

  可从没有一个太监能够成就武圣层次。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太监身体残缺。

  ......

  一天后。

  冷宫,地上洞天之内。

  叶城周身气息几乎难以控制,空气扭曲,天地微微震荡,仿佛随时都要产生恐怖的天地异象一般。

  “也该突破了。”

  叶城喃喃自语。

  轰!

  伴随着叶城运转体内真气,一股恐怖异象爆发开来。

  风云变化,天地无光。

  可惜,这洞天的范围太狭小了。

  所有的异象都被限制在这片区域之内。

  不过,这并不影响叶城的突破。

  他的体内真气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翻滚蒸腾,拓展着气海丹田,犹如变成了一个小天地,跟天地形成了一种极为特殊的联系。

  似乎只要动摇自己的一丝真气,就能够以这种联系,撬动十倍乃至百倍的天地伟力。

  良久之后,叶城终于睁开了眼睛。

  而原本恐怖的异象也随之消散。

  屋子内,仿佛风平浪静了一般。

  “不愧是天象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