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我可一句话没说啊

第(1/2)页

  当天夜里。

  曹操在小沛衙署之中,设宴为父亲压惊。

  请了荀潇与典韦两人来,夏侯恩自然也在列。

  不过夏侯恩性子冷,来了不爱言语。

  王二和他一左一右,持剑站荀潇身后。

  典韦则是得了一席,坐在荀潇身侧。

  对面,便是曹氏的几位宗亲。

  席间曹嵩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典韦也将腰间那包袱交给了曹操,那就是张闿的脑袋。

  被典韦追上一戟斩了,而后包回来准备祭奠。

  斩了之后,典韦虽被多人围困,妄图复仇。

  但他还是杀退了那十数个张闿的亲信兄弟,剩余的人也就作鸟兽散了。

  至于后来的追兵,他们就说不准是什么人了。

  情况远比曹嵩口中更加凶险。

  徐州境内,各郡县都有屯兵,他们搅乱了此地之后,一时半会人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知道曹军入境,是以派出哨骑去郯县报信请令的同时,也同样派人杀了出来,追截。

  一夜追逐,乱成了一锅粥。

  好在是死士营的这些骑兵,在荀潇的带领下,都不是很讲武德。

  他们的布镫下包裹着的,是一副铁马镫,骑兵作战能力比起徐州兵马强了太多。

  而且典韦没事就操练他们,个个性格都有点像典韦。

  属于那种,悍不畏死,刚猛不退的作风。

  这么来回血战冲杀了数次,追兵才逐渐减少,最终破了重围而出。

  “此人,杀了我几十个弟兄,所有死士营中人都应得到抚恤。”荀潇指了指地上的包袱,接着道:“是我带他们去的。”

  “我心中有愧,不过这些死士,救的是曹氏太爷,均是忠烈之人,望主公记下他们的名讳。”

  以后有机会,让他们也入忠烈祠吧。

  如此牺牲,不也是为了心中大义吗?

  话说出口,心中一细想。

  年轻的荀潇,似乎内心又坚硬了些许。

  乱世兵马岂能不死人?

  牺牲乃是常事,而牺牲的人,无非是为了活在世上的亲友或者后辈能过上太平日子。

  一番诉说之后。

  曹洪与曹休几人,顿时自惭形秽,有些错愕的看了荀潇一眼。

  他们自然也不由感叹此人论断。

  好在当时话说得没有那么难听。

  虽然也不好听……

  曹纯则是笑了,遥遥举起酒觥,对荀潇展颜,一口仰脖饮尽。

  敬佩都在酒中了。

  只可惜,这次没能一起去。

  去年追逐袁术时,还历历在目。

  酒后,诸人退却。

  曹操独留下了荀潇几人,又从军营之中召来了荀攸。

  从虎豹骑之中召来了程昱。

  叔侄两人都在曹操眼前。

  “诸位,畅所欲言。”

  曹操知晓战机,他明白这是最好的时机,可以攻占徐州境内,以此为名,将陶谦彻底压死。

  占据了兖州,徐州两地,日后便可收开阳屯兵的臧霸万余贼也,甚至跨过泰山入青州。

  至少,可以守住青州一线,日后若是和袁绍交战,自不会落入被夹击之境。

  是以,徐州的战略之重,在曹操心中,戏志才的方略之中,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一环。

  后世之人,都知隆中对,都感叹隆中对。

  实际上荀潇知晓,戏忠此时为曹操谋划之方略,其实也同样有吞吐天下之能。

  不过这一次,荀潇却不想和他们抛砖引玉,他只想让陶谦付出代价。

  “先发檄文,以讨贼之名痛斥陶谦行径,以当时我们在徐州平贼扶汉之名,斥责陶谦杀害曹氏眷属,夺取钱财,将他定为小人。”

  “再分别以兵马取彭城,吕县,都阳。”

  “此三地,我们都曾攻占过,并且当时主公开仓放粮,乃是仁义之师,当地百姓必不会同仇敌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