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6章

第(1/2)页

看苏全福发火将吴莲英带走,钱大妹悄悄给苏葵竖了个拇指。

        苏葵因为受伤,暂时不用上工,回家时秦晓兰给她从公共食堂里带了个夹着粗粮的玉米馍,和上辈子做的那些粗粮馒头完全不一样,十分拉嗓子,苏葵吃得很艰难。

        “今年也不知道怎么了,粮食收成越来越不好,食堂里也不做好饭了。”

        以前多好啊,那是顿顿干饭馒头,还有鸡蛋吃。

        秦晓兰边看她吃边叹气:“妈待会儿去你二叔那儿,看能不能再给你换个鸡蛋来,要是有红糖也给你要点。”

        小葵受伤了,家里却没条件给她补补,都是她这个当妈的没用。

        苏葵艰难咬完一口,就着水咽下去:“妈,别去了,我吃什么都行。”

        吃完秦晓兰上工去了,叮嘱她好好休息。家里没人,苏葵终于有机会将整个房屋好好打量一遍。

        屋子是苏葵她爷爷奶奶当年住的地方,二老临终的时候给两兄弟分了家,这房子就分给了苏永年,苏全福家则是另外申请地基盖的。

        房子不大,光线也不好,全都是土墙,要是地震来了,苏葵怀疑坚持不到三秒就得垮。

        厨房那些在院子里,苏葵没有看到任何吃的,甚至连锅都没有,就一个陶罐。

        因为这个年代所有收上来的粮食全都得上交,统一分配,统一在食堂吃饭,家里的铁制品也全上交炼钢去了。

        坐在书桌旁,看着它瘸了被垫起来的两个桌角和已经被用到掉瓷的搪瓷缸子,苏葵沉默了。

        再不创收,别说学费了,连吃饭自由都没了。

        苏葵猛然燃起了斗志,端正心神,一口气将剩下的文章收尾,又仔细誊写一遍,再三检查过后封好,就等着去县城了。

        两天后,苏葵告别了秦晓兰,满怀斗志往县城去。即使自行车让人借走了只能搭牛车去,颠簸了两小时也没把她心里的斗志颠熄。

        到了县城,苏葵没先去医院,而是直奔邮局。

        看见李大爷,她笑了:“大爷,我来寄信。”

        “是苏葵小同志吧。”上次他回去听卫民讲了,这孩子是个可怜的,家里条件穷啊,都最后一学期了,就这样不读了。

        照他说的,苏葵填好地址,李大爷接过一看:“哟,寄往京市?”

        苏葵也没什么好瞒的:“就您上次说的那个《北方日报》,我也写了篇文章给他们寄去。”

        “你还能写文章?”不怪李大爷惊讶,卫民不是说这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吗,李大爷担心,“这、人家能收吗?”

        “您放心。”苏葵对自己很有信心,她前世就是读文学专业的,不知道查过多少文献,写过多少篇论文。

        不过倒不是说她水平真的有多高,能和那些学者比肩。她真正的底气,是立足于未来的眼界,超过这个时代的知识储备,以及,对上一篇文章的投其所好。

        李大爷见劝不住,也没办法,好歹是个念想。

        将信寄出,花光了临走前秦晓兰塞给她的三分钱,直到医院,苏葵心情都很好。

        “恢复得很好,伤口没有恶化,再敷几天药就没什么问题了。”

        给她检查的还是上次那个孙医生,以为她是为自己伤好了高兴,苏葵说再见,他还跟她开玩笑:“希望再也不见。”

        苏葵失笑,这个年代还是有很多淳朴可爱的人。

        苏葵因为受伤,已经几天没上工了,这下伤好了,也没理由不去了。大队长是苏全福,也没让苏葵去挖沟种地,就让她跟苏梅一起打猪草去,大队里养着几头猪,需要猪草量不少,干满一天记六个公分。

        不过在这之前,她还有件事。苏葵背着背篓拐到了周建林家。

        周建林当初赔她二十块,两次看病总共花了十一块四,还剩下八块六。

        苏葵到门口,喊了几声都没人答应,正准备下次来,却觉得好像有一道目光黏在自己身上。她的感觉一向敏锐,不经意间忽然转头,少年稚嫩的脸上带着些许被发现的惊慌。

        竟然是周建林的大儿子,周平。

        周建林不在家,那交给他儿子也一样。何况苏葵也不想再见他。

        她向周平走去:“刚我喊怎么不答应?你爸在不在家?”

        周平继承了周建林的高大,今年才十岁,站在苏葵面前,几乎要到她肩膀了。

        此时他好像没听见苏葵的话,只是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她看,眼里竟然好像有泪光?

        好半晌他才声音低哑地说:“我爸带奶奶看病去了。”

        苏葵觉得怪怪的,但也没在意,她把包着的钱递给他:“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