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57章

第(1/2)页

他严肃地对狗子说:“工作队正在调查,下了功夫要整李支书,你的嘴可要严点。”

        狗子张口就说:“刚才刘臣来过了,让俺啥也不能说,啥也没看见。”

        狗子傻乎乎地把刘臣来的事说出来了。陈胜心想,李支书就是厉害,知道狗子这嘴不把握,先一步派刘臣来封口了。但狗子那心眼,光知道防工作队,哪能想到防着我。

        陈胜说:“李支书可是到处为我大伙着想,咱可不能往他头上扣屎盆子。”

        狗子说:“一个字都不能露。刘臣说别人都没事,就怕我上当受骗说出去。”

        陈胜说:“你是一个普通社员,你知道个啥?”

        狗子说:“我在那了,开始我是去领粮,后来在那帮着泡称来,张铁军帮着记帐来。”

        果然没说出三句话,狗子就把底全交待出来了。回到家后,陈胜又写了封检举信,告诉工作队在张铁军身上打开突破点。

        工作队长找张铁军谈话:“你赶快说实话吧,我们已经掌握情况了。”

        看着工作队长严肃的表情,张铁军的心里很紧张。张铁军还和上次对那个年轻队员说的那样,说青年点不参加生产队的分配,想以此蒙混过关。

        憋了十多分钟工作队长说:“你不说,有人说,陈胜早说了。谁先说,谁主动。谁后说,谁被动”。这完全是工作队长即兴玩弄的小计谋。

        他也不知陈胜在不在分粮现场,估计他可能也参加分粮了吧,他是大队长啊。张铁军从中听出了破绽,因为他清楚地知道陈胜不在场,这说明他们根本不掌握情况。张铁军心里有了底,坚持说自己真的不了解情况。

        下午工作队长又找张铁军谈话。屋子里坐了三个人,另两个生人将近五十,比工作队长年龄大一点,看作派就像似领导。工作队长介绍说,他们是县委来检查工作队工作的的,是工作队长的领导。半天没人说话,屋子里的空气几乎凝固了,六只眼睛都对着张铁军的两只眼睛。那目光是严肃的,同时又加杂着期望和关怀。张铁军不知道下面要发生什么事情,感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使他有写透不过气来。

        只听工作队长极其严肃地说:“我现在是代表党组织和你谈话,希望你要履行共产党员的职责,要和党说实话,要把知道的事都说出来,一点不能隐瞒。否则,你就是对党不忠诚,是要犯错误的。”

        工作队长的话说得很诚恳,听得张铁军心里一阵一阵地发慌。

        他不停地问自己:我没和党说实话?没和他们说实话就是没和党说实话?我对党不忠诚吗?我是要犯错误吗?

        张铁军说:“我一定按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党说实话。”

        县里来的领导对西沟的情已经有所了解,语重心长开了腔:“你很年轻,又是知识青年,对农村的很多问题还不明白,对瞒产私分问题的严重性还不了解。总觉得李支书是老党员,为党做过很多有益的工作,跟他保持一致就没有错,但是,以往的成绩只能说明他的过去,不能说明他的现在。他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犯了不少错误的人,任其发展下去也可能变成我们的敌人了。至少他是在欺骗组织,欺骗领导,这是非常危险的。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老百姓用小车推着粮食冒着生命危险,跟着部队前进;抗美援朝的时候,我们做的炒面堆满了县政府,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现在国家建设需要粮食,我们要把最好的粮食卖给国家。这不是一般的卖点粮的问题,这是贫下中农献出来的一片丹心。这是对我们基层党组织的考验,也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考验。而我们的个别人却瞒产私分,直接影响了征购粮任务的完成。我们不要忘了,和平时期的阶级斗争仍然是激烈的,残酷的。小同志啊!在大事大非面前我们可不能糊涂啊!”

        他见张铁军半天没说一句话,就停下话头观察张铁军的表情。此时的张铁军感到口干舌燥,满头冒冷汗。县领导的话像重锤一样敲在他的心上,让他感到周身都在震撼。他从来没想到偷着分点粮食,会是这样严重的问题。他认为县领导说的句句都在理,开始认识到自己正在滑向错误的深渊。要不是县领导的教诲,自己根本没认识到问题的危害性。但他还很矛盾,他觉得李支书为贫下中农着想,也是为人民服务。

        张铁军问道:“李支书都是为了西沟的百姓,这不也是党的宗旨吗?”

        县里来的领导说:“国家是大家,西沟是小家,我们不能为了小家而欺骗大家。如果基层干部都像你们的李支书一样,暗地里和上级对着干,我们党的事业不就乱了套。再说了,贫困生产队可以吃反销粮吗。”

        张铁军说:“明明欠收也说丰收,公社不让上报太多的贫困队,怕损害全公社的声誉,影响评先进。”

        县里来的领导无奈地对工作队长说:“你看到没有,弄虚做假的事哪都有。”

        张铁军说:“这两年我们领过反销粮,但质量太次,都是以前的存粮,有的都变味了,有的净是耗子屎,回来都没法吃,所以才私下里分的粮。”

        县里领导拍张铁军的肩膀说:“年轻人,到农村没白来,最起码知道了农民的疾苦。你们是党和国家的未来,你们要多在农村经风雨,见世面。我们的国家还很贫穷,需我们去奋斗,但绝不能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反销粮质量太次,那是他们粮食部门的问题,绝不能因为他们有问题,我们就犯错误。不能为了打击敌人就踩坏群众的庄稼,同样,也不能因为怕踩坏庄稼而不打击敌人。这就是毛主席说的辨政统一,是问题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屋子里的气氛缓和了许多,张铁军知道了那个说话的县领导,是县委政治部组织组的组长,姓曾。

        工作队长说:“你还是把瞒产私分的事说说吧。”

        张铁军低着头,半天没有回答。他的心里有理不清的头绪缠着他,使他万分迷惑和矛盾。

        工作队长说:“你不要有什么包袱,不要觉得对不起李支书,不要怕别人议论什么。你现在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包庇李德惠,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二是和组织讲实话,勇敢地揭发他的问题。”

        张铁军摇了摇头,仍就没有说话。曾组长和工作队长以为张铁军不想谈。其实张铁军自己也不知为什么摇头,没有不想谈的意思,更不想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曾组长说:“那你回去,好好考虑考虑再来找我们。”

        张铁军狠了狠心说:“我现在就谈,把知道的都告诉你们。”

        谈完李支书那天晚上瞒产私分的问题,张铁军仿佛卸下了千钧重负。虽然有些沉甸甸的负疚感,但感到还是轻松了许多。

        曾组长鼓励他:“不要背包袱,背上包袱就无法开动机器。组织上不会追究你什么,即使你有什么过错,那也是受了李德惠的影响。你的本质是好的,组织上是会原谅你的。你们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来的,是我们重点培养的对象。特别是最近周总理主持国务院会议,专门研究知识青年问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中国青年的主流,是伟大的红卫兵运动的发展。你加入过红卫兵吧?”

        张铁军答:“加入过。”

        曾组长说:“知识青年中有大批人才,组织上要在知识青年当中培养和选拔一批干部,我相信你在西沟会大有作为。”

        从张铁军身上打开了突破口,李书记的问题全查清了。和东岭的刘书记一样,他被党内严重警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