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第(2/2)页

无法挣脱。

    正当他陷入沉思时,下人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沉寂:“大人,有一位叫刘邦德的普通商人求见。”刘邦德?这个名字在书文旭的耳边轻轻回荡,他感到有些熟悉,却又有些陌生。他努力回忆着这个名字,终于想起,这似乎是阳曲新城那位卖房子的商人。

    他沉思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带他到客厅等候。”话语中透出一丝疲惫和无奈。

    宽敞的客厅里,灯火通明。刘邦德惴惴不安地坐在沙发上,双手紧握着一叠厚厚的资料。他的脸上写满了紧张和期待,仿佛即将迎来一场命运的审判。他的身边堆满了关于交易所的资料和信息,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每一字都充满了他的心血和期望。

    这时,书文旭从侧门走了进来。他换下了官服,换上了一身常服,但依然难掩他身上的威严和气质。他的出现让刘邦德瞬间紧张了起来,他赶忙起身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书大人,您好。我是刘邦德,阳曲县的一个普通商人。”

    书文旭微微颔首,目光在刘邦德身上扫过。他注意到刘邦德的眼神中充满了诚恳和期待,这让他有些意外。他示意刘邦德坐下,然后坐在对面的沙发上,开始询问他的来意。

    刘邦德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情绪,然后开口说道:“书大人,我这次来,是想请您出手帮忙监管一个交易所。”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这个交易所是我亲自成立的,旨在让交易更加公平合理。但随着它的日益壮大,我发现很多商人都被利益所驱使,想要利用其中的漏洞谋取暴利。我担心这样下去会出问题,所以特地来请您帮忙。”

    他一边说着,一边拍了拍桌子上的一堆书籍和资料,“这些都是关于交易所的资料和信息,我已经整理好了。我相信您一定能够看出其中的问题所在。”

    书文旭拿起一份资料,仔细地阅读起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疑惑,他没想到这个普通的商人竟然能够想出这样的点子来。他抬起头,看着刘邦德一脸诚恳的表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

    “这个交易所,真的是你开的吗?”他疑惑地问道。刘邦德坚定地点了点头,“是的,书大人。这是我一手创立的,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为天下的商人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易环境。”

    书文旭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刘邦德,你的想法很好。但你知道监管一个交易所需要付出多少努力吗?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刘邦德点了点头,“我知道。但我相信,只要您肯出手相助,我们一定能够成功。”他顿了一下,然后继续说道:“在财政方面,没有人比您更有能力了。我相信您一定能够助天下百姓一臂之力,不让这个交易所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胡作非为。”

    在午后的阳光下,书文旭站在市易所那扇雕刻着龙凤呈祥的朱红色大门前,他的眉头紧锁,目光如炬,似乎能穿透那厚重的木门,直达刘邦德那深邃的内心。他身着一袭青衫,衣袂飘飘,显得文雅而又从容,但那双锐利的眼眸中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警惕。

    门内,刘邦德正站在一张巨大的红木桌前,他的脸上写满了诚恳与坚定。他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仿佛经历过无数的风霜雨雪。他的双手粗糙而有力,那是他多年乞讨、劳作留下的痕迹。此刻,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异样的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对现实的忧虑。

    书文旭轻轻推开大门,脚步声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他走进屋内,目光直接落在刘邦德的脸上,试图从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找到一丝破绽。刘邦德抬起头,迎上了书文旭的目光,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坦诚与决心,仿佛在说:“书大人,我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

    书文旭微微一怔,他从未见过如此坚定的眼神。他半信半疑地问道:“老刘,你真的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吗?市易所既然是你亲手建立的,现在怎么反而要我来监管呢?”

    刘邦德深吸一口气,他缓缓地站起身来,走到书文旭的面前。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一种坚定的光芒,仿佛在说:“书大人,我从未如此认真过。”他沉声道:“书大人,我跟您说的都是真的啊。我以前确实是个乞丐,为了生活,我学会了一身演技。但现在我对您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心实意的,绝没有半点虚假。”

    书文旭静静地听着,他的目光在刘邦德的脸上游走,试图从那些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找到一丝破绽。但刘邦德的表情始终如一,他的眼神坚定而坦诚,仿佛在说:“书大人,请相信我。”

    书文旭微微点了点头,他深深地看了刘邦德一眼,然后说道:“我相信你。但市易所现在的情况,你真的打算让我来监管吗?”

    刘邦德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他环顾四周,那些摆满账簿和文书的红木桌子,仿佛都在默默地诉说着市易所的繁荣与喧嚣。他沉声道:“书大人,市易所现在能这么繁荣,主要是因为它刚刚起步,而且我们精心挑选了上市的商品,每一个都是精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面上流通的股票数量有限,股价被不断推高。再加上各种真假难辨的传言,未来股价可能会远远超过它的实际价值。这就像是……”他突然卡壳了,眉头紧锁,似乎在苦思冥想一个合适的比喻。

    就在这时,一阵微风吹过,窗外的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他加油鼓劲。刘邦德突然灵光一闪,他猛地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说:“对,就像泡沫!就像胰子水搅出来的泡沫!这样下去,早晚会破裂的,到时候会影响很多人的生活。”

    书文旭听后,心中不禁暗赞他分析得透彻。他看着刘邦德那张忧虑的脸,心中也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从未想过,这个曾经的乞丐,竟然会有如此深远的见识和担忧。

    刘邦德继续说道:“虽然市易所是我创立的,但一开始就有很多有实力的商人加入。我主张严格限制上市的商品数量,以保证市易所的稳健发展。但其他人的想法和我不同,他们想要加速这个过程,以获取更多的利益。”他的语气中带着无奈和担忧。

    书文旭静静地听着,他的心中也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从未想过,这个曾经的乞丐,竟然会有如此深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看着刘邦德那张满是忧虑的脸,心中也涌起一股想要帮助他、保护他的冲动。

    刘邦德继续说道:“虽然我极力反对,但市易所的发展势头越来越猛。越来越多的人急于赚钱,我担心未来会出问题。万一有假冒伪劣的商品上市,用谣言扰乱人心,大肆敛财,那可就出大乱子了。”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沉,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混乱的未来。

    刘邦德的忧思与抉择

    刘邦德站在靖江府邸的门前,深吸了一口带着江水湿气的空气,似乎要将这份沉重与坚定一同吸入肺腑。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高大,仿佛一座孤峰,虽独立于世,却坚韧不拔。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那扇朱红色的府门,仿佛能穿透层层阻碍,直达书文旭的内心。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位朝廷重臣的敬仰与期待,同时也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刘邦德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步履坚定地走进了府邸。他走过大堂,穿过回廊,终于来到了书文旭的书房。书房内,书文旭正襟危坐,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人心。

    刘邦德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勇气都凝聚在这一刻。他走到书文旭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我是阳曲县人,建业侯从我经商之初就告诫我,要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违法乱纪的事情绝对不能碰!”

    他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震撼着书文旭的心灵。他望着刘邦德那坚毅的眼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意。这个曾经的乞丐,如今的商人,竟然有着如此坚定的信念和决心,这让他不禁对刘邦德刮目相看。

    书文旭微微颔首,示意刘邦德继续说下去。刘邦德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所以,我特地来拜访您,希望朝廷能够介入市易所的管理。我愿意放弃市易所带给我的一切利益,帮助朝廷完善市易所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它的稳健发展。”

    他的声音越说越激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繁荣、更加公正的市易所,在朝廷的监管下蓬勃发展,为国家和人民带来无尽的福祉。

    书文旭听着刘邦德的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他看着这个年轻的商人,心中充满了敬意。他沉吟了许久,然后高声喊道:“来人,上茶!上好茶!”

    随着茶水的端上,书房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书文旭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你真是个有儒商风范的商人,我到现在还没见过像你这样的人。你的见识、你的担忧、你的决心,都让我深感敬佩。如果天下人都像你一样,我靖江何愁不兴旺!”

    刘邦德听着书文旭的夸赞,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豪感。他小心翼翼地坐了下来,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地说服了书文旭。

    然而,书文旭突然话锋一转问道:“你是阳曲县人,那市易所背后是不是有建业侯的参与?”他的眼神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一切。

    刘邦德眉头微微一动,他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淡然地说:“回大人,我确实是阳曲县人。我们阳曲县人都称呼建业侯为老爷,这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不过,这个市易所确实和我家老爷没有太大关系。说实话,最初提出市易所的想法确实是他,他有着超乎常人的远见和智慧。但是后来的建立和运营他都没有直接参与,只是偶尔给我一些建议和指导。”

    刘邦德的话音刚落,书文旭便抬手打断了他:“行了,你也不必多解释。我只是随口一问。”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难以捉摸的笑容,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刘邦德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他试探性地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

    书文旭看着他,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你刚才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我有一个问题:如果建业侯不插手这件事,那对他来说有什么好处呢?”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探究和疑惑。

    刘邦德摇了摇头,深吸一口气说:“如果单纯从私利的角度来说,对他没有任何好处。我家老爷他……他就是这样的人,总是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曾经说过,商人虽然追求利益,但更应该关注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市易所的建立,正是他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而做出的努力。”

    刘邦德的话让书文旭陷入了沉思。他背着手在厅中踱步,时而皱眉时而叹息。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他的脸上写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建业侯的敬佩,也有对时局的担忧。

    刘邦德在一旁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心中充满了忐忑和期待。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和市易所的未来都掌握在书文旭的手中。他只能默默地祈祷,希望书文旭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

    书文旭坐在书房的案几前,窗外是江南特有的烟雨朦胧。他长叹一声,仿佛这叹息声都能被这绵绵细雨所吞噬。他望着手中的茶杯,茶烟袅袅,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忧虑。他微微皱起眉头,思绪万千。

    “但是户部插手市易所一事,并非如你所说那般轻松。”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疲惫和沉重。他望着刘邦德,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难以抉择的问题。

    刘邦德见状,心中不禁一紧。他深知书文旭的为人,知道他的决定必然经过深思熟虑。他急忙站起身,走到书文旭的面前,双手捧起那高高的一堆书籍,说道:“书大人,请您相信我的诚意。这些书籍,是我多年来对市易所研究的全部心血。从市易所成立之初,到如今的繁荣景象,每一笔交易,每一次变革,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诚恳和坚定,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信念都传递给书文旭。他指着那堆书籍,继续说道:“大人,这些资料,是我能够找到的关于市易所最全面的信息。我希望能够为您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书文旭的目光被那些书籍所吸引,他微微抬起头,望向刘邦德。他看到了刘邦德眼中的期待和信任,也看到了他背后的艰辛和付出。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鼓舞。

    他缓缓伸出手,接过那些书籍。他感到手中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整个市易所的未来和命运。他翻开其中一本书,只见书页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交易信息,每一笔都清晰可见。他惊叹于刘邦德的用心和细致,也感叹于市易所的复杂和庞大。

    他连续翻看了十几页,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寒意。这些交易数额巨大,涉及的利益众多,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他意识到,这个市易所的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朝廷必须高度重视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抬起头,望向刘邦德,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说道:“刘邦德,你的诚意我已经感受到了。这些资料,我会仔细研读。等我有了决定,我会直接去找建业侯商讨此事。”

    刘邦德听后,心中不禁一喜。他知道书文旭的决定意味着朝廷将会重视市易所的问题,也意味着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多谢书大人!我相信您一定能够做出明智的决定。”

    刘邦德转身离去,他的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期待。他知道,他的使命已经完成,接下来就要看朝廷是否能够真正重视市易所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规范和管理它。他走在江南的烟雨之中,心中却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书文旭则继续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那些关于市易所的书籍。他开始了漫长的研读和思考之旅。他细心地翻阅着每一页,思考着每一个问题。他意识到,这个市易所的问题并非简单的户部插手就能解决,而是需要整个朝廷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埋头于书房之中,废寝忘食地研读着那些资料。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解决市易所问题的希望之光。他知道,他的决定将会影响到整个朝廷和市易所的未来和命运。因此,他必须谨慎行事,不能有任何疏忽和马虎。

    终于,在经过几天的研读和思考之后,他做出了决定。他找到了建业侯,向他详细阐述了市易所的问题和重要性。他们一起商讨着解决市易所问题的方案和方法。最终,他们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范和管理市易所,以确保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刘邦德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不禁一阵激动。他知道,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朝廷终于重视起了市易所的问题。他也相信,在朝廷的共同努力下,市易所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繁荣和稳定的未来。

    夜幕降临,如泼墨般厚重的黑暗渐渐吞噬了天际的最后一抹余晖。书房内,一盏孤灯摇曳,昏黄的光影在墙上跳跃,仿佛一位舞者,在寂静的夜晚里演绎着无声的舞蹈。这灯光映照出书文旭那紧锁的眉头和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的智者。

    书文旭坐在书桌前,手中紧握着一本厚重的册子,那是一本关于交易所的详细资料。他的目光在字里行间穿梭,仿佛能透过这些文字,看到那个充满神秘与诱惑的交易所世界。他的眉头越锁越紧,心中的惊愕如同潮水般涌来。

    这册子里的内容,每一页都仿佛揭开了新世界的一角。交易所的运作方式、交易规则、参与者的身份与背景……每一个细节都让他对这个所谓的交易所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仿佛看到了一幅巨大的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那画面上充满了金钱、权力、欲望与斗争。

    他现在才算真正领略到了交易所的能耐。别看这小小的机构,它背后所承载的,可是成千上万两白银的汹涌波涛,甚至未来可能牵动亿两白银的涨跌起伏。每一笔交易,都似乎有某些大势力在暗中操控,他们借着交易所这个平台,大肆敛财,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书文旭的心中涌起一阵心悸。这种情况真的有些让人心生恐惧。虽然朝廷长期以来对商人抱有偏见,视他们为贱业,但现在,商人的势力却在以一种难以想象的速度疯狂增长。这种变化,对于国家来说,究竟是好是坏,真的很难预料。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激动的心情。他知道自己不能被这种情绪所左右,必须冷静思考。他心中明白,虽然近年来社会风气逐渐改变,商人的地位有所提升,但朝廷里还是有很多人看不起商人,认为他们只是重利轻义之徒。然而,书文旭却认为,商人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只要善加利用和引导,就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财富和动力。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个交易所的景象。他仿佛看到了那些商人们在交易所里忙碌的身影,听到了他们为了利益而争吵的声音。他想象着如果自己能够利用这个平台来推动国家的发展,那该是怎样一幅壮观的景象。

    他的心中充满了决心和信心。他知道自己不能坐视不管,必须采取行动。他开始构思如何利用交易所这个平台来推动国家的发展。他想象着如果国家能够好好利用这个平台,那么它所能爆发出来的能量恐怕是现在的千倍百倍!国家的力量也将因此得到巨大的提升!

    但书文旭也明白,这确实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强国富民,用不好则可能伤到自己。他必须小心谨慎地行事,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他翻开册子的最后一页,那是刘邦德在资料里提出的限制措施和规章制度。他仔细阅读着每一条内容,心中暗自赞叹刘邦德的深思熟虑。他反复思考了好几天,都没能发现什么明显的漏洞。但即便如此,他心里还是有些担忧。毕竟还有很多未知因素在里面,现在的情况并不能完全代表未来。

    书文旭站起身来,走到窗前。他推开窗户,一股清新的夜风扑面而来,让他感到一阵凉爽。他抬头望向星空,那漫天的繁星仿佛在向他诉说着什么。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他回到书桌前,拿起笔来,开始起草一份奏折。他要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详细地呈报给皇上和林大人。他知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他相信只要自己有决心和信心,就一定能够成功。

    书文旭,那位深居简出、才华横溢的朝廷文官,此刻正沉浸在书房的宁静之中。他的书房犹如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书卷气息浓郁,仿佛连空气都被书香浸染得温润而深邃。

    书房内,灯光昏暗,只有几盏油灯散发出微弱的光芒,映照在他那儒雅的脸庞上。书文旭的眼眸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他的眉宇间透露出一种沉静与智慧,使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意。

    “书大人…书大人!?”一个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书房的宁静。这个声音略显稚嫩,却又不失恭敬,正是公房里的小吏,名叫李瑞。

    李瑞站在书房门口,手中捧着一份卷宗,脸上带着些许犹豫。他见书文旭抬头望向自己,连忙躬身行礼,道:“大人,已经下班了,您还不回家吗?”

    书文旭微微一怔,随即轻轻叹了口气。他放下手中的笔,站起身来,走到窗边。窗外的月光如水般洒落,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他抬头仰望那轮明月,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嗯,我这就走。”书文旭淡淡地回应道。他转身回到桌前,开始收拾桌上的东西。那些书卷、笔墨、砚台等文房四宝被他一一整理好,摆放得井井有条。

    在收拾的过程中,书文旭的眉头微微皱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突然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头问李瑞:“对了,建业侯现在在哪里?”

    李瑞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道:“大人,建业侯不是在大理寺衙门吗?您不知道吗?”

    书文旭摇了摇头,道:“不是,我是想知道他现在住在哪里?是在侯府还是公主府?”

    李瑞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些许为难的神色。他想了想,回答道:“这个…听说建业侯经常住在公主府,那里离爱靖小学很近。”

    书文旭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点了点头,道:“好的,我知道了。你去给我备轿吧,我要去公主府一趟。”

    李瑞应了一声,连忙转身离去。书房内再次恢复了宁静,但书文旭的心中却掀起了波澜。

    他站在窗边,望着那轮明亮的月亮,心中思绪万千。建业侯,那位曾经的战场英雄,如今的朝廷重臣,与自己虽无深交,但两人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书文旭知道,建业侯的每一个举动都牵动着朝廷的局势,也影响着自己的命运。

    他深吸了一口气,转身回到桌前,将最后一本书卷放入书架。然后,他披上了一件青色的长袍,走出了书房。

    夜色如水,月光洒落在石板路上,泛着淡淡的光泽。书文旭沿着小路前行,心中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建业侯。他想象着建业侯此刻在公主府中的情景,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很快,李瑞为他备好了轿子。书文旭坐上轿子,吩咐轿夫前往公主府。随着轿子的晃动,他的心情也逐渐平静下来。他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是一场未知的挑战,但他也相信,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一定能够化解一切困难。

    轿子缓缓前行,穿过了一条条街道。街道两旁,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书文旭透过轿帘的缝隙,看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那些忙碌的身影、喧闹的声音都让他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生机。

    夜幕如墨,缓缓降临,将天空渲染成一片深邃的蓝黑色。公主府内,灯火通明,如同白昼,映照着府内每一处角落。府内的树木在灯光的映照下,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摇曳生姿。

    书文旭乘坐的轿子缓缓停下,轿夫们整齐地排列在一旁,低垂着头,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书文旭轻轻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袍,那是一袭精致的蓝色长袍,上面绣着精美的云纹,彰显出他高贵的身份。他深吸一口气,稳步走下轿子,向府门走去。

    此刻的书文旭,眉宇间透露着一种坚定与果敢。他的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世间的一切。他的脸庞刚毅而英俊,嘴角挂着一抹自信的微笑。他知道,接下来与林大人的交谈将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他必须全力以赴。

    而在公主府的书房内,林大人正挥舞着一根小棍在空中呼呼生风地教育着自己的儿子林弘万。书房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严肃的气氛。林大人身穿一袭黑色的官服,官服上绣着金色的龙纹,彰显出他尊贵的身份。他的脸庞刚毅而严肃,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威严与霸气。

    墙角处,林弘万露出了害怕的神色。他身穿一袭白色的学子服,衣摆处沾满了尘土和汗水,显然是刚刚被父亲责罚过。他抬头看着父亲手中的小棍和严厉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虽然被父亲责骂,但他却不敢有丝毫的反驳和抵抗,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站好!!!”林大人大声吼道,声音在书房内回荡,让人不寒而栗。“你这个混蛋!考了个倒数第四就飘飘然了?你还敢联合全校同学抵制老师布置的作业!”

    林弘万带着哭腔说:“我也不想这样啊!考了倒数第四,学校里没人服我。同学们都叫我大哥,我得为他们争取点好处…”

    “胡说!”林大人咬牙切齿地说,“怂恿同学荒废学业,这算是给他们好处吗?你还敢指着老师的鼻子反驳?说你是怎么把全校同学都聚集在一起的?”

    林大人在教育儿子时,虽然显得严厉甚至有些粗暴,但他对儿子的期望和关爱却是不言而喻的。他希望儿子能够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纨绔子弟。因此,他才会对儿子的学业和品行如此严格要求。

    书房外,书文旭静静地站着,听着书房内传来的训斥声。他的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他想起了自己的儿子,虽然他已经长大成人,但自己又何尝不是对他寄予了厚望呢?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走正道、做好人,不要走上歧途才好。

    此刻的书文旭,仿佛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深深期望和关爱。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轻轻敲响了书房的门。

    门开后,书文旭看到了林大人那严肃而深邃的眼神。他心中不禁一凛,但他还是坚定地走了进去,与林大人面对面地坐了下来。

    “林大人,我来找您是想和您聊聊交易所的事情。”书文旭开门见山地说道。

    林大人微微一笑,说道:“我就知道你会来找我聊这件事。说实话,我对交易所也有很深的了解。但我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富国强民,用不好则会伤及自身。”

    书文旭点了点头,说道:“林大人所言极是。我也正是担心这一点,所以才来找您商量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好好利用这个平台为国家谋取更多的利益,同时也要加强监管和限制措施,防止有人利用交易所进行不法行为。”

    林大人听后,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想法和我一样。我们确实需要好好利用这个平台为国家谋取更多的利益。但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其中的风险,加强监管和限制措施,确保交易所的健康发展。”

    书房内的灯光映照着两人的脸庞,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果敢。他们知道,接下来的路将充满挑战和机遇,但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将共同为国家的未来和命运而努力。

    夜色如墨,微风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书房的窗棂。书房内,灯火通明,犹如白昼,映照着两位坐在桌前的男子。他们,一位是年轻有为的侯爷林小风,另一位则是沉稳严谨的户部尚书书文旭。

    林小风,身姿挺拔,一身锦袍显得儒雅而又不失威严。他的面容俊朗,双眸深邃,仿佛能洞察人心。此刻,他面带微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已经看穿了未来的迷雾。他轻轻捋着胡须,手指修长而有力,每一个动作都显得从容不迫。

    书文旭则是一身官服,端坐在桌前,他的眉宇间透露着深深的忧虑。他的面容略显苍老,但双眼依然炯炯有神,透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切。他叹了口气,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事情感到担忧。

    “书大人,你就别装傻了。”林小风轻笑出声,打破了书房的沉静,“交易所的事情,你也有份参与,是不是想把它做大?”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书文旭的调侃和信任。

    书文旭闻言,眉头微皱,似乎被林小风的话语触动了心弦。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侯爷,你我都知道,交易所的事情非同小可。它关乎到国家的经济命脉,也关乎到百姓的生计。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处理,恐怕会引起民间动荡。”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和忧虑。

    林小风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赞同。他深知书文旭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然而,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和计划。他轻轻捋着胡须,眼神中透露出深思熟虑的神色:“我最近仔细研究了交易所的运作方式,觉得这个方法很好,或许能解决户部的困扰。”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书文旭闻言,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林小风的话语。他深知林小风虽然年轻,但才华横溢,经常能提出一些新颖而独到的见解。然而,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他不能轻易下决定。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但如果户部介入,民间恐怕会引起动荡。这个风险太大了,我们得三思而行。”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担忧和恐惧。

    林小风闻言,微微一笑,仿佛已经看穿了书文旭的担忧。他直视着书文旭的眼睛,语气坚定地说:“书大人,你是个直率的人,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你觉得这个新事物怎么样?”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书文旭的尊重和信任。(本章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