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中书街(100)

第(1/2)页

戏说中书街(100)

        一百、人挪活树挪死

        在三堂燕思堂的那个休息间里,在那个一直跟了自己二十多年的随从的伺候下,顾嘉蘅很愉快的除去了头上的官帽,脱掉了镶有四品云雁补子的官服,就穿着一件薄纱单衫和青布长裤躺到了那张罩子木架床上,带着几分酒意嘱咐着:“口渴,叫人端杯茶来。你且退下,一个时辰以后唤吾起来,武侯祠的道长已经来过几遍了,龙角塔的题词也得胡乱写给他了!”

        这话说的就有些埋怨和无奈的口吻了。其实实际上并不如此,作为一个文官,顾嘉蘅素来非常佩服诸葛亮的崇高人格,对其当年躬耕地卧龙岗十分仰慕,所以才会在上任之初就决定重修武侯祠。虽然有些小小的私心,但这并不妨碍他在主持南阳近二十年之中,多次亲自过问武侯祠的修缮事宜,不仅是将高台堂院增新,高楼砌以砖石,并在祠之南建起龙角塔。而且在战乱之后,将被乱军焚烧和破坏的殿堂庙宇进行及时恢复,这是很得民心之善举。

        不过,对于那些过往南阳的大大小小的朝官,都会慕名到武侯寺大拜殿去看顾嘉蘅写的那一幅十分著名、交口赞扬的“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的对联。这倒真的对顾嘉蘅而言却不以为然。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书法,希望在书法中表现自己意境中的淡泊与平和,追求笔墨的厚重与力量,通过丰富的笔墨变化,追求书写的潇洒与浪漫,所以他的作品里充满了自古文人所推崇的那种神游八极的浪漫才华。

        其实,顾嘉蘅对武侯祠很有些偏心,不仅将颇能体现诸葛亮立身治国的《诸葛亮文集》中的《将善》、《兵权》等四篇文章精心书写后镌刻于祠内,并在这些年作有多篇怀古诗文,虽然是命题,可也有自己的情感在内。由于他不仅是南阳当朝的父母官,加之他又是书法大家,所以至今武侯祠保存的由他亲书的匾额就有四方,对联六副,题咏石刻等达十几块。

        光是大拜殿,除了那幅脍炙人口的“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还有“此地藉卧龙以传,看丹水西抱,白水东环,祗余长留名士隐;斯人超雏凤而上,即莘野币交,渭滨车载,何如亲见使君来。”“将相本全才,陈寿何人,也评论先生长短;帝王谁正统?文公特笔,为表明当日托孤。”“皆寻六家业窥五际,内学七纬旁通三微。”以及那由杜甫的诗句集成的“诸葛大名垂宇宙,元戎小队出郊坰。”自然已经很多了。

        就是那些后来很欣赏顾嘉蘅的书法作品的民众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武侯祠的道家住持敬请知府大人笑纳的润笔费十分优厚,他虽是方外之人,可知道,为了不断地对武侯祠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